2018-06-30 09:00:03

劉炳炎有些遲疑,說沒有挾抄吧,確實有夾層——說有挾抄吧,一堆灰算是什么?

“大人,學生冤枉!”

陳舟站起身,滿臉的委屈。

劉炳炎一擺手:“準你陳述!”

“大人,這銅手爐,乃是大人所贈——”

劉炳炎心里一抽,我就知道,得拍在我頭上!

“大膽,你是說,老爺我和你一起徇私舞弊了?”

“學生不敢,可是,大人使用的時候,這銅手爐可有夾層?”

“胡說,老爺我用了多年,哪里會有什么夾層?”

“那就請老爺上手掂上一掂,看是不是老爺送我的那個!”

“說得有理!”

劉炳炎從那差人手中接過銅手爐,差人臉色慘白,體若篩糠一般。

“比老爺我用的輕得多——”

劉炳炎提高了嗓音,這種事,一定要說清楚。

“那么,又是誰,能有這樣的手藝?在這幾天之內制作如此精巧的機關,來用作挾抄,難道是學生我嗎?”

“大人自然是知道的,不是我陳舟夸個海口,這府試也罷,院試也罷學生是一定會中的——相信大人也心知肚明這樣的情況下,我為何要挾抄?”

眾考生跟著點頭,忽然又意識到不妥,怎么你就先中了呢——不要臉!

“挾抄對我有何用途,無非是爭個案首,案首,也無非是必中生員罷了,既非解元又非會元,連中三元之中,又無它的位置,這些東西對學生而言,根本不值一提——所以,學生斷無作弊的理由,又無作弊的手段,那么,大人,請證明學生是冤枉的!”

“至于為什么受這種冤枉,大人想必也是知曉——為什么這挾抄首告,是從這銅手爐上來,請大人明察!”

劉炳炎吸了一口冷氣,這是既把自己摘出去了,又把刀塞在自己手里了。

能從這銅手爐上打主意的人,其實沒有別人。

別的不說,若是眾目睽睽之下,這挾抄坐實了,就算是自己,也不能徇私,否則就有協(xié)同之弊。

這是連自己都算計進去了,劉炳炎可以肯定,那夾層之中,必定有挾抄,只是為什么成了灰燼,實在是難解。

可是,自己與他共事多年,有許多事不足為外人道:“好吧,此事暫且作罷,不影響你的考試,可以繼續(xù)參考——將這東西亂棍打了出去!”

差人被一頓亂棍打了出去,這還不算完,縣試考完了,自然還要算賬。

劉炳炎心里也是有一番小九九的,這陳舟受提學關注不說,還有一份祥瑞的功勞呢。

雖說這祥瑞,去年的時候就報上去了,如今,已經(jīng)大半年了,也沒有一個回應。

可是朝廷上面的事情,留中不發(fā)也是常有的事情,沒準兒就是自己點兒背呢。

可是畢竟這個祥瑞,畢竟也是自己提出來的,也是參與其中的。

若是就此處罰陳舟,顯見的是不合適。

而且最主要的是,陳舟說的有道理。

若真是就這個銅手爐牽扯起來,要么就是處罰陳舟,要么就是處罰李師爺。

所以劉炳炎干脆選擇了這樣一種和稀泥的方式,縣試為重,誰也說不出什么來。

陳舟這個時候也沒有選擇強硬,因為,強硬與自己無益。

不講究場合的一味強硬,只會讓自己頭破血流。

而且,他深刻地意識到,自己有些托大了。

原以為,自己有著一個現(xiàn)代人的意識,有著現(xiàn)代人的觀念,到了這里,自然意氣風發(fā)。

卻沒有想到,竟然會遇到如此直接地栽贓陷害,根本就不是讓你邊緣化,而是要直接置你于死地。

這樣的一個人,會是誰呢?

劉炳炎肯定知道,但是劉炳炎肯定不會告訴自己,否則他就不會這樣來做。

最末一場考了下來,放了長案出來,唱出的第一名,果然是張平夷。

而陳舟,卻是定格在了第五名。

本來按照陳舟自己的計劃,做到最后一場,精心精意地做上一篇,也能拿個前三名。

沒想到還是受了這件事的影響,或者說這不是影響,而是劉炳炎的一個警告,警告自己,不要把這件事情鬧大。

按照這樣的一種理解,陳舟把這件事兒除了告訴單元長和張平夷,和誰也都沒有說。

否則英子這小丫頭就會知道,她的馬虎,救了陳舟一命。

張平夷中了縣案首,自然是歡欣鼓舞。

別的不說,中了縣案首,若無意外,他已經(jīng)是一個秀才了。

看了榜回來,幾個人聚在一起喝酒。

喝到酣處,張平夷忽然冒出一句:“季帆,我這案首,是不是你讓給我的?”

陳舟忙道:“先生大才,學生何德何能,能夠趕得上?”

張平夷心知肚明,對陳舟分外感激,這個學生,算是收著了。

四月就是府試,所以陳舟和張平夷就在社學苦讀,為府試做準備。

一個月過去,張氏一族忽然傳來消息,說京城中突然有傳言,皇帝可能要給張居正平反昭雪了。

這一下張平夷可謂是欣喜若狂,這么多年來,這是一直壓在他心頭的一件事情。

雖然說,提學大人給了機會,但是畢竟也是偷偷摸摸的機會,真要是到了殿試的時候之中,進士肯定是考不中的。

更不用說再想著什么狀元榜眼探花了。

正所謂無風不起浪,這一下子如果真地撥亂反正了,那么自然就有機會了。

陳舟為張平夷高興,也為張居正高興。

畢竟也是一代名臣,臨了遭受了這樣的遭遇,實在是讓人為他不平。

按照歷史的軌跡,天啟皇帝在天啟二年就為張居正平反了,算算日子,也該差不多了。

四月的府試,就要到荊州府去考了。

這已經(jīng)不是劉炳炎的勢力范圍了,不過劉炳炎作為一縣正堂,自然與荊州知府的關系也是不錯。

為了打好這次翻身仗,劉炳炎早就派人去和知府大人聯(lián)絡感情了。

不過這次去的,不是一向負責此類事務的李師爺,而是孟廣澤。

那李師爺,突然地就被辭退了。

師爺雖然也是有權有勢的,卻是沒有編制的,非官非吏,乃是屬于知縣私人雇傭的。

所以在這種時候,一旦失業(yè)了,那就是無業(yè)游民。

陳舟借著這個時機,又弄了一兩本書出來,雖然都不是什么長篇,好在銷量還都不錯。

清風書坊的名氣,是越來越大了,不過這潤筆銀子卻沒有什么增長。

偶爾見到一次孔廣林,也無非是紙價飛漲,亦或是銷量欠佳之類的托詞。

陳舟已經(jīng)在考慮,是不是換一家書坊看看。

不過也不一定,或許孔廣林說的是真話,這故事看多了,就厭倦了。

市場不好,也是有的。

芊雪坊已經(jīng)在做準備,即將開始營業(yè)了,白蘭和老太太已經(jīng)回到了枝江。

陳舟想象著銀子又如雪片一般飛來了,像吃冰一樣的涼爽。

劉炳炎這幾天,還把長案的考生們都找到了一起,提前開了一個會。

既然縣試取中,有資格參加府試,那就都算是知縣大人的門生。

這種門生的關系,實際上就是一種未來官場中關系的維系。

你就算是以后在官場中做了再大的官兒,哪怕是進了內閣,做了首輔,到時候說起來,也是知縣的門生。

日后如果中了進士,知縣也好,這些所謂的同年也罷,當然也要借著這層關系來沾光的。

這種關系,是相互的——中國自古以來,就是一個裙帶人情的社會。若說完全不講究這個的,也未必就是什么好人。

陳舟等眾考生自然是一致響應知縣大人的號召,紛紛表示這一去一定要將其他縣的考生斬于馬下,拿個府案首回來。

過縣試后的考生,有資格參加府試。

而府試在管轄本縣的府進行,由知府主持,枝江的考生,自然就要到荊州府去赴考。

參加府試,報名、保結,與考試的場次、內容,同縣試差不多,但保結的廩生要多一名。

而府試通過后,就可參加院試了。

由枝江去荊州,水陸兩路都可以,李太白流放遇到赦免才有“朝辭白帝彩云間,千里江陵一日還”的佳句。

而這江陵,就是張居正的家鄉(xiāng),也是荊州府府治所在,故而,張居正才有張江陵之稱。

古代以籍貫郡望稱呼的名人頗多,張居正不說,韓愈當初也是自號韓昌黎的。

陳舟自然是和張平夷一起的,連著幾個決定互保的考生一起。

最終決定走水路,這是張平夷建議的。

走水路順流而下,的確是方便快捷。

加之陳舟異常想體驗一下李白“千里江陵一日還”的感受,所以乘舟成為了首選。

不過一到大江之中,陳舟立刻后悔了。

前世他也坐過船,還在海上航行過。

可是從來沒有現(xiàn)在的驚悚,那種感覺,就像是唐僧看見了無底舟一般。

船夫還大笑著讓他們坐穩(wěn)了。

好容易到了江陵,眾人棄舟登岸,陳舟才算松了一口氣。

這種命運操控他人之手的滋味,可真是不好受啊!

可是,陳舟不知道,他的這次荊州之旅,居然也是九死一生!

第五十一章 赴考荊州

劉炳炎有些遲疑,說沒有挾抄吧,確實有夾層——說有挾抄吧,一堆灰算是什么?

“大人,學生冤枉!”

陳舟站起身,滿臉的委屈。

劉炳炎一擺手:“準你陳述!”

“大人,這銅手爐,乃是大人所贈——”

劉炳炎心里一抽,我就知道,得拍在我頭上!

“大膽,你是說,老爺我和你一起徇私舞弊了?”

“學生不敢,可是,大人使用的時候,這銅手爐可有夾層?”

“胡說,老爺我用了多年,哪里會有什么夾層?”

“那就請老爺上手掂上一掂,看是不是老爺送我的那個!”

“說得有理!”

劉炳炎從那差人手中接過銅手爐,差人臉色慘白,體若篩糠一般。

“比老爺我用的輕得多——”

劉炳炎提高了嗓音,這種事,一定要說清楚。

“那么,又是誰,能有這樣的手藝?在這幾天之內制作如此精巧的機關,來用作挾抄,難道是學生我嗎?”

“大人自然是知道的,不是我陳舟夸個???,這府試也罷,院試也罷學生是一定會中的——相信大人也心知肚明這樣的情況下,我為何要挾抄?”

眾考生跟著點頭,忽然又意識到不妥,怎么你就先中了呢——不要臉!

“挾抄對我有何用途,無非是爭個案首,案首,也無非是必中生員罷了,既非解元又非會元,連中三元之中,又無它的位置,這些東西對學生而言,根本不值一提——所以,學生斷無作弊的理由,又無作弊的手段,那么,大人,請證明學生是冤枉的!”

“至于為什么受這種冤枉,大人想必也是知曉——為什么這挾抄首告,是從這銅手爐上來,請大人明察!”

劉炳炎吸了一口冷氣,這是既把自己摘出去了,又把刀塞在自己手里了。

能從這銅手爐上打主意的人,其實沒有別人。

別的不說,若是眾目睽睽之下,這挾抄坐實了,就算是自己,也不能徇私,否則就有協(xié)同之弊。

這是連自己都算計進去了,劉炳炎可以肯定,那夾層之中,必定有挾抄,只是為什么成了灰燼,實在是難解。

可是,自己與他共事多年,有許多事不足為外人道:“好吧,此事暫且作罷,不影響你的考試,可以繼續(xù)參考——將這東西亂棍打了出去!”

差人被一頓亂棍打了出去,這還不算完,縣試考完了,自然還要算賬。

劉炳炎心里也是有一番小九九的,這陳舟受提學關注不說,還有一份祥瑞的功勞呢。

雖說這祥瑞,去年的時候就報上去了,如今,已經(jīng)大半年了,也沒有一個回應。

可是朝廷上面的事情,留中不發(fā)也是常有的事情,沒準兒就是自己點兒背呢。

可是畢竟這個祥瑞,畢竟也是自己提出來的,也是參與其中的。

若是就此處罰陳舟,顯見的是不合適。

而且最主要的是,陳舟說的有道理。

若真是就這個銅手爐牽扯起來,要么就是處罰陳舟,要么就是處罰李師爺。

所以劉炳炎干脆選擇了這樣一種和稀泥的方式,縣試為重,誰也說不出什么來。

陳舟這個時候也沒有選擇強硬,因為,強硬與自己無益。

不講究場合的一味強硬,只會讓自己頭破血流。

而且,他深刻地意識到,自己有些托大了。

原以為,自己有著一個現(xiàn)代人的意識,有著現(xiàn)代人的觀念,到了這里,自然意氣風發(fā)。

卻沒有想到,竟然會遇到如此直接地栽贓陷害,根本就不是讓你邊緣化,而是要直接置你于死地。

這樣的一個人,會是誰呢?

劉炳炎肯定知道,但是劉炳炎肯定不會告訴自己,否則他就不會這樣來做。

最末一場考了下來,放了長案出來,唱出的第一名,果然是張平夷。

而陳舟,卻是定格在了第五名。

本來按照陳舟自己的計劃,做到最后一場,精心精意地做上一篇,也能拿個前三名。

沒想到還是受了這件事的影響,或者說這不是影響,而是劉炳炎的一個警告,警告自己,不要把這件事情鬧大。

按照這樣的一種理解,陳舟把這件事兒除了告訴單元長和張平夷,和誰也都沒有說。

否則英子這小丫頭就會知道,她的馬虎,救了陳舟一命。

張平夷中了縣案首,自然是歡欣鼓舞。

別的不說,中了縣案首,若無意外,他已經(jīng)是一個秀才了。

看了榜回來,幾個人聚在一起喝酒。

喝到酣處,張平夷忽然冒出一句:“季帆,我這案首,是不是你讓給我的?”

陳舟忙道:“先生大才,學生何德何能,能夠趕得上?”

張平夷心知肚明,對陳舟分外感激,這個學生,算是收著了。

四月就是府試,所以陳舟和張平夷就在社學苦讀,為府試做準備。

一個月過去,張氏一族忽然傳來消息,說京城中突然有傳言,皇帝可能要給張居正平反昭雪了。

這一下張平夷可謂是欣喜若狂,這么多年來,這是一直壓在他心頭的一件事情。

雖然說,提學大人給了機會,但是畢竟也是偷偷摸摸的機會,真要是到了殿試的時候之中,進士肯定是考不中的。

更不用說再想著什么狀元榜眼探花了。

正所謂無風不起浪,這一下子如果真地撥亂反正了,那么自然就有機會了。

陳舟為張平夷高興,也為張居正高興。

畢竟也是一代名臣,臨了遭受了這樣的遭遇,實在是讓人為他不平。

按照歷史的軌跡,天啟皇帝在天啟二年就為張居正平反了,算算日子,也該差不多了。

四月的府試,就要到荊州府去考了。

這已經(jīng)不是劉炳炎的勢力范圍了,不過劉炳炎作為一縣正堂,自然與荊州知府的關系也是不錯。

為了打好這次翻身仗,劉炳炎早就派人去和知府大人聯(lián)絡感情了。

不過這次去的,不是一向負責此類事務的李師爺,而是孟廣澤。

那李師爺,突然地就被辭退了。

師爺雖然也是有權有勢的,卻是沒有編制的,非官非吏,乃是屬于知縣私人雇傭的。

所以在這種時候,一旦失業(yè)了,那就是無業(yè)游民。

陳舟借著這個時機,又弄了一兩本書出來,雖然都不是什么長篇,好在銷量還都不錯。

清風書坊的名氣,是越來越大了,不過這潤筆銀子卻沒有什么增長。

偶爾見到一次孔廣林,也無非是紙價飛漲,亦或是銷量欠佳之類的托詞。

陳舟已經(jīng)在考慮,是不是換一家書坊看看。

不過也不一定,或許孔廣林說的是真話,這故事看多了,就厭倦了。

市場不好,也是有的。

芊雪坊已經(jīng)在做準備,即將開始營業(yè)了,白蘭和老太太已經(jīng)回到了枝江。

陳舟想象著銀子又如雪片一般飛來了,像吃冰一樣的涼爽。

劉炳炎這幾天,還把長案的考生們都找到了一起,提前開了一個會。

既然縣試取中,有資格參加府試,那就都算是知縣大人的門生。

這種門生的關系,實際上就是一種未來官場中關系的維系。

你就算是以后在官場中做了再大的官兒,哪怕是進了內閣,做了首輔,到時候說起來,也是知縣的門生。

日后如果中了進士,知縣也好,這些所謂的同年也罷,當然也要借著這層關系來沾光的。

這種關系,是相互的——中國自古以來,就是一個裙帶人情的社會。若說完全不講究這個的,也未必就是什么好人。

陳舟等眾考生自然是一致響應知縣大人的號召,紛紛表示這一去一定要將其他縣的考生斬于馬下,拿個府案首回來。

過縣試后的考生,有資格參加府試。

而府試在管轄本縣的府進行,由知府主持,枝江的考生,自然就要到荊州府去赴考。

參加府試,報名、保結,與考試的場次、內容,同縣試差不多,但保結的廩生要多一名。

而府試通過后,就可參加院試了。

由枝江去荊州,水陸兩路都可以,李太白流放遇到赦免才有“朝辭白帝彩云間,千里江陵一日還”的佳句。

而這江陵,就是張居正的家鄉(xiāng),也是荊州府府治所在,故而,張居正才有張江陵之稱。

古代以籍貫郡望稱呼的名人頗多,張居正不說,韓愈當初也是自號韓昌黎的。

陳舟自然是和張平夷一起的,連著幾個決定互保的考生一起。

最終決定走水路,這是張平夷建議的。

走水路順流而下,的確是方便快捷。

加之陳舟異常想體驗一下李白“千里江陵一日還”的感受,所以乘舟成為了首選。

不過一到大江之中,陳舟立刻后悔了。

前世他也坐過船,還在海上航行過。

可是從來沒有現(xiàn)在的驚悚,那種感覺,就像是唐僧看見了無底舟一般。

船夫還大笑著讓他們坐穩(wěn)了。

好容易到了江陵,眾人棄舟登岸,陳舟才算松了一口氣。

這種命運操控他人之手的滋味,可真是不好受??!

可是,陳舟不知道,他的這次荊州之旅,居然也是九死一生!

點擊獲取下一章

手機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