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自成雖然沒有在北京正式登基坐帝,但是現在他儼然已經是君臨天下的大皇帝的派頭了。
大順政權在三個月之前就已經在西京成立,也就是后世的陜西省西安市?,F在李自成拿下了大明的帝都北京城,李自成的派頭就更足了,他已經做好了君臨天下的準備。
宿皇宮,睡龍床,太監(jiān)是太監(jiān),宮女是宮女,現在也是文武百官,護國軍師牛金星現在嫣然兼了大內總管。除了皇后之外,其他人想見皇上,必須得先經過他,就是護國二軍師宋獻策,還有護國三軍師李巖也不行。
李巖跟林毅談判回來,為了見李自成整整等了三天,但是見了李自成哪知道,還沒有說幾句話,李自成便和牛金星急急忙忙的要走了。
這幾句話還是他和林毅的談判情況,說林毅態(tài)度強硬,根本不投降,反而要勸李自成讓出北京,態(tài)度極其傲慢。崇禎雖死,但是太子尚在,大明未滅,眼前林毅是他的勁敵,不可掉以輕心。另外北邊還有個吳三桂,長江以南還全都是大明的勢力范圍,大順想要統(tǒng)一全國,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但是李自成對李巖的話哼哼哈哈,林毅不會輕易投降的結果李自成已經想到了,因此他并不感到吃驚。接下來李巖有一肚子的話要想說,如何執(zhí)政為民,收攏民心,消滅大明的殘余,現在軍隊紀律渙散,像土匪一樣,這樣折騰下去可怎么得了,他還把劉宗敏的幾個部下軍將給殺了。
但是李自成根本等不到他開口,便和牛金星急匆匆走了,李巖急得又沒法攔阻,后來他才知道,是新寵幸的美人竇妃在叫李自成了。
李巖當然知道,竇美儀美得不可方物,那是崇禎宮中美的數一數二的宮女了。李自成一見到便被迷得神魂顛倒,李巖對這種現象也見怪不怪了。
在李巖的心中,李自成雖然是個英雄,或者是個明君,但是哪一朝哪一代的人王地主,不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,見了漂亮女人就走不動,他李自成也是人,得允許他有七情六欲。
只是眼前形勢如此嚴峻,因為后宮里的一個美女,李自成忽視了他的重要建議,李巖有些接受不了,但只有搖頭嘆氣了,迎面正碰上宋獻策。
宋獻策的小黑臉一笑:“全城上下都在慶祝勝利,公子因何悶悶不樂呀?”
“先生,你難道看不出來,這樣下去不行……我大順剛剛立國未穩(wěn),殘明實力仍然強大,關外韃子虎視眈眈……”
李巖還想往下說,宋獻策嘿嘿一笑打斷了他,“多事之秋,天命不可違啊,走,咱們喝兩杯去,邊喝邊談。”
宋獻策把李巖拉走了。
剛走到半路,正好碰見送劉宗敏。
“二位軍師,這是到哪去?。?rdquo;劉宗敏在馬上抱拳拱手。
李巖沒有說話,看著他,宋獻策道:“吃酒去,將軍倘若得閑一塊去吧”
“本將軍還有要事在身,你們去吧,李公子,實在對不住,那幾個不長眼的東西,那天晚上竟然掃了您的雅興,盡管他們不知道那是您看中的女人,但是我已經把他們全都宰了,希望公子不要介意,呵呵。”
說完狠抽馬鞭,帶著人揚長而去。
李巖還本想說那件事,一看劉宗明這樣搖了搖頭,和宋獻策走了。
現在有些人并不急著見他們的皇上李自成,其中就包括大權在握的劉宗敏,白天忙著烤官助餉,鞭打著這些舊官吏,聽著他們的慘叫聲就舒服,另外黃金白銀,不斷增長,堆得像山一樣。
晚上有小老婆陳圓圓相陪,劉宗敏這日子簡直成了2號的天子。李自成只要不傳旨見他,他才不愿意去見李自成,他們各玩各的。
不過現在李自成遇到難題了,林毅只是其一,這是他想到的。另外一個還有他沒想到的,那就是山海關總兵吳三桂。
不久前吳三桂滿口應承,投降大順,李自成非常高興,剛要派兵去接管山海關、接受吳三桂獻關投降的時候,事情出現了意外。
那就是劉宗敏搶了吳三桂小老婆,并把吳襄一家捆起來拷打,這件事不脛而走,傳到了山海關吳三桂的耳朵眼里。
吳三桂勃然大怒,原先答應的投降大順軍,現在反悔了,發(fā)誓要與大順軍血戰(zhàn)到底。
小小的一個吳三桂,李自成也沒有擺在眼里。他那5萬人馬,大順軍一到,就能把他們生吞活剝。
但是山海關的險要,易守難攻,又是虎踞龍盤之地,扼守進出關的咽喉要道,退可守進可攻,李自成不得不考慮。
吳三桂現在不投降,以他的實力絕對對抗不了大順,但是他的5萬人馬可能有兩個去向,一是與關內的大明殘余聯合,那就是與林毅兵合一處。第二個趨向就是跟投奔關外的韃子,與大清聯手。
不管是哪一種情況,都會對他的大順政權造成嚴重的威脅。
這兩件事弄得他在皇宮里坐立不安,連他最寵幸的幾個美人,包括最寵幸的竇美儀在內,他也沒有心情了。
只好大聚文武,共商國是。
金鑾殿上,李自成端坐在崇禎皇帝坐過的龍椅上。身后打著障扇的宮女,還是原先崇禎皇上身邊的宮女,旁邊的站堂太監(jiān),還是原先崇禎駕前的太監(jiān)。
龍椅下面的金撅之下,文東武西站立兩旁。
文官當然是以牛金星為首,其次是宋獻策,李巖等等。武將這邊以劉宗敏為首,李過,劉芳亮,袁宗第,田見秀,不過最前面還有個特殊的武將,那就是高桂英,全身戎裝的她,不知道的看不出她是個皇后,就是一員英姿颯爽的武將。
身后有人給他搬過來一把太師椅,她也沒有做。
這排場就跟皇上升坐金鑾殿一樣,李自成就差沒有在北京舉行登基大典儀式了。這個儀式他肯定要搞,盡管在西安搞過一次了,他覺得不過癮,在大明的帝都搞,那跟在西安搞一樣嗎?
這方面的本章,牛金星已經奏了,就算是牛金星不奏,李自成也心中有數。一個是地方的土皇帝,一個可是君臨天下的皇帝,那絕對不一樣!
這幾天他已經讓牛金星張羅這方面的事情了。
文武百官參王拜駕,山呼萬歲之后,李自成讓眾位愛卿免禮平身,文武百官謝萬歲之后,重新列兩旁。那場面比崇禎皇帝在位的時候還要排場闊氣。
李自成告訴他們今天升殿主要是兩個議題,一個是如何解高碑店之圍,救國舅高一功的問題;另一個就是山海關的吳三桂怎么弄。
武將之中,除了劉宗敏高桂英李過等幾個發(fā)言之外,他們有的主張兩邊同時用兵,有的主張先解高碑店之圍,救出高一功再說。
其他的武將都沒有說話,他們覺得,這種場合能讓他們參加就已經不錯了,根本沒有他們插嘴的份兒,身為武將,讓怎么打就怎么打,運籌帷幄,決勝千里是皇上和文官上級的事情,讓怎么打就怎么打唄。
武將的意思僅供參考,李自成主要是想聽聽三個智囊的意思。宋獻策晃著小黑腦袋,看看這個,瞅瞅那個,就是不說話。
李巖倒是有一肚子的話,但是他看到宋獻策這樣,牛金星還沒有說話,扁了扁嘴,又咽了回去。
這時牛金星搖頭晃腦出班以后,對李自成施禮道:“陛下,大明已滅,大順當興,人心所向,眾望所歸。既然林毅和吳三桂如此不識時務,那就派天朝人馬滅了他們,陛下駕前精兵百萬,戰(zhàn)將千員,天兵所至,讓這些余孽化為齏粉,陛下只管傳旨就是。”
李自成聽這話就是順耳不住的點頭,“那么以軍師之見,當如何用兵?”
“陛下,山海關的吳三桂只有5萬兵馬,陛下可派權將軍劉宗敏,率一支人馬攻克山海關,誅之。高碑店嘛,軍師李巖堪當重任,建制營的將軍中,隨便派一個便可。”
建制營大將軍現在有好幾個,李過,劉芳亮,袁宗第,田見秀等等。
“準奏,就以軍師。”李自成當場就拍板了,因為讓他派兵,估計也是這樣。
“且慢。”劉宗敏早就不愛聽了,牛金星說話在他看來不如放個屁,派這個打仗那個打仗,你自己怎么就不去呢?哦,讓別人出去打仗,你和陛下在京城享福,你他娘的算個什么東西?
因此劉宗敏看也不看牛金星,只是對上面的李自成抱拳拱手,算是失禮了。
“陛下,我劉宗敏不服。”
在場的文武一聽,也只有劉宗敏敢這么說話。
李自成聽著有些逆耳,但是沒有敢發(fā)怒,堆上了一臉笑臉,“捷軒,有話不妨直說。”
“那我可說了啊。”什么金殿不金殿,皇上不皇上,劉宗敏不管這一套,“讓我去山海關收拾吳三桂,這個沒話可說,李公子去解高碑店之圍,我劉宗敏也沒什么意見,請問陛下和牛先生有何貴干?”
牛金星一聽三角眼瞪了瞪,這像話嗎這?你身為武將,當然就應該帶兵打仗,而且這事兒是你惹的,誰讓你搶了吳三桂的小老婆,要不然吳三桂能出爾反爾嗎?這件事你不去誰去?
陛下一國之君,牛某乃是護國大軍師,而且還是天佑閣大學士,剛剛占領北京,百廢待興,京城的事情多了,你說這話是不是不想干了?別以為你是什么權將軍、汝侯,如果讓陛下不高興,你還回去打鐵去!
但是他一看劉宗敏那個樣子,牛金星直接閉嘴了,看向李自成。
“哦,呵呵,捷軒,”李自成干笑了兩聲,也有些不自然,知道這是個刺頭。
以前他和郝搖旗都是刺兒頭,沒人敢說的話,他們倆敢,沒人敢做的事,他們倆也敢,李自成一般情況下都讓著他們,現在郝搖旗不在了,就剩下他一個了,但是如果一直這樣下去,那可不好,我李自成以后是皇帝了,你劉宗敏功勞再大是我臣子,以后說話辦事得小心點,三綱五常,禮儀不可偏廢,回頭必須得警告他一下。
但是當著這么多人,李自成沒有說什么,也算給足他面子了。
“我們剛剛得下北京,還有很多事要做,朕和和兩位軍師當然得忙于君臨天下之事,捷軒看這有什么不妥嗎?”
“請恕我直言,大家都是做賊的,為什么你們在這享福,讓我出去賣命打仗,我劉宗敏就是不服!遠征山海關,如果陛下親征,我劉宗敏自當做先鋒,否則我哪兒也不去!”
金鑾殿上,文武百官,包括宮女太監(jiān),以及門口的站殿將軍門,外的守衛(wèi)大內侍衛(wèi),都聽得清清的。
大殿上落針能聞,誰也不敢多說一句話。
約莫過了十幾秒之后,李自成突然哈哈大笑:“好,那朕就御駕親征,你就給朕當個先鋒吧,3日之后,兩路大軍同時出發(fā),散朝!”
牛金星還想再說什么,但是不敢吭了。
李自成原本是打算駐守北京,在北京當皇上享福是一方面,主要是他真害怕林毅打過來,但是現在劉宗敏不聽招呼,又不好鬧翻,對付吳三桂恐怕非劉宗敏莫屬,想了想,只好依了他。
3日之后李自成和劉宗敏帶大軍,10萬兵發(fā)山海關,牛金星作為軍師當然也跟著出征了,他們還拉上200門重炮。
另一路人馬也是10萬,紅衣大炮100門,領兵帶隊的主將是建制營大將軍李過,軍師是李巖。
李自成臨走的時候,把北京城的事暫時交給了夫人高桂英打理,北京城還有十幾萬大軍,讓護國二軍師宋獻策全力輔佐。
在李自成看來,林毅雖然難對付,但是北京離高碑店近,不算高碑店高一功的5萬人馬,他們還有二十多萬人馬,有夫人高桂英,還有兩大軍師輔助,能征慣戰(zhàn)的大將李過,李來亨,劉芳亮,袁宗第,都歸他們指揮,對付林毅的10萬人馬應該差不多了。
吳三桂這邊也是重頭戲,能把他拉過來更好,讓他對付林毅,聽說他們倆早就不睦,只要他還愿意歸降大順,什么條件都可以談,把他爹吳襄一家子全都放了,官復原職,至于陳圓圓一個妓女算得了什么?大明朝美女多的是,他吳三桂只要開口要多少就可以給他多少,至于高官厚祿更是不在話下。
如果這個吳三桂真的不識時務,這次就把他宰了,派重兵駐守山海關,絕不能讓天下第一關落在韃子的手中,這也是李自成親自出馬的原因。
李自成這一次見到吳三桂,要跟他好好談談。這么重要的事情,李自成不親自出馬,劉宗敏根本辦不成。
兩路人馬一切準備就緒,20萬大軍祭旗之后,炮響三聲,出了北直門和南直門,浩浩蕩蕩開赴戰(zhàn)場……
高碑店外,林毅的軍營。
中軍大帳之中,坐著太子朱慈烺和陪讀李士淳。
林毅正在和太子對話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