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碑店是李自成的重兵駐防區(qū),也是北京城南大門的門戶,李自成在這里住了5萬人馬,帶隊的主將正是他手下的大將、也是他的小舅子高一功。
在明代,高碑店屬于北平府,且這里地勢均為平原,地形談不上復雜,但是這里的位置卻相當重要。如果占領了高碑店,下一站就是北京的南直門,就等于打開了北京的南大門。
因此高一功在這里駐軍5萬,值得一提的是高一功并不單單是李自成的妻弟,更重要的是此人善守,高一功出身武術世家,有一身的好武藝,這些年跟隨李自成轉(zhuǎn)戰(zhàn)沙場,無論是跟她姐姐高桂英在一起保護女營,還是跟李自成在一起沖鋒陷陣,高一功都能夠獨當一面。
尤其擅長防守,因此這次,李自成派他鎮(zhèn)守高碑店,因為李自成知道,要想讓林毅投降不那么容易,屢屢在人家面前吃敗仗,還讓人家投降你,這有些說不過去啊,打硬仗是免不了的。
高一功領命之后,帶著大順軍到這里視察地形,修筑防御工事,更重要的是,這里部下了100門紅衣大炮。
在明朝末年,紅衣大炮無疑就是當時的導彈。
現(xiàn)在李自成的人馬也擁有很多門紅衣大炮,這些當然他是從官軍手中繳獲的。他打下南陽,攻占洛陽,后來又占領了整個陜西,現(xiàn)在出陜西,戰(zhàn)山西,又攻下了北京城。
李自成的人馬沒少打勝仗,所得的戰(zhàn)利品堆積如山,其中當然包括數(shù)百門紅衣大炮和彈藥。
現(xiàn)在大明朝的紅衣大炮相當多,別看是冷兵器時代,因為連年的戰(zhàn)爭,不管是明軍還是韃子,都在競相生產(chǎn)這種殺人的尖端武器。
明朝雖然國力虧空,國庫入不敷出,但是朝廷在這方面還是舍得花錢投入的,原因是韃子現(xiàn)在也有能力生產(chǎn)紅衣大炮了。
盡管韃子生產(chǎn)的紅衣大炮都是仿制大明的,但是其威力一點兒也不次于大明的紅夷大炮。
這主要是因為孔有德、耿仲明投降了韃子,他們帶去的隊伍里當中有一大批紅衣大炮。滿清韃子得到了這一大批紅衣大炮之后,不只是使用,還開始仿制,早在30年代他們就仿制生產(chǎn)出了第一臺紅夷大炮,現(xiàn)在滿清韃子的這種技術已經(jīng)成熟,他們已經(jīng)生產(chǎn)出幾百門屬于他們自己的紅衣大炮。
大、小凌河之戰(zhàn),以及后來的松錦會戰(zhàn),滿清韃子的紅衣大炮,充分施展的威力,大明軍隊吃了大虧。
因為明軍一直以炮火優(yōu)勢壓倒對方,而滿清韃子的優(yōu)勢在于八旗鐵騎,明軍天真的認為,只要不與他們野戰(zhàn),只要憑險城,憑炮火,憑借這些優(yōu)勢,一定能夠打敗滿清韃子。
但是雙方真正一交戰(zhàn)的時候,他們傻眼了,韃子的大炮轟鳴起來,明軍的炮火優(yōu)勢早已不在,雙方這方面是均衡的。明軍喪失了炮火優(yōu)勢,野戰(zhàn)又不行,不打敗仗等什么呢?
因此這兩年來崇禎皇帝了緊褲腰帶,想盡一切辦法生產(chǎn)紅衣大炮,就像與滿清韃子開展軍備競賽一樣,大明的紅夷大炮數(shù)量驟增。
崇禎皇上不傻,知道關外的滿清韃子,那是彈丸之地的小邦,他們的生產(chǎn)資料如鐵器、火藥主要來自于關內(nèi)貿(mào)易。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,只要大明朝生產(chǎn)出絕對優(yōu)勢的紅衣大炮,數(shù)量能夠壓倒?jié)M清韃子,大明朝還是能夠保戰(zhàn)爭優(yōu)勢的。就算是保不住,拖也能把他們拖垮。
因此這幾年,崇禎皇帝又是帶頭搞捐贈,又是加重賦稅和徭役,想盡一切辦法,增加收入,擴大投入,加緊生產(chǎn)紅衣大炮,因此大明軍中的紅衣大炮急劇增加。
但是這對李自成是有利的,雖然李自成沒有力量生產(chǎn)這種紅衣大炮,他可以從官軍的手中奪?,F(xiàn)在他用的幾百門紅衣大炮,都是從官軍手中搶奪來的,現(xiàn)在他的炮營也是非常強大的,在攻守戰(zhàn)中都發(fā)揮了很大的作用。
這一次僅在高碑店地區(qū)就部下了100門紅衣大炮和足夠的彈藥。
因為李自成知道,他們的主要敵人是林毅,其他大明的軍隊,他根本就沒放在眼里,而林毅要來進攻,他們必然是從南面來,高碑店是首當其沖的要塞。
因此李自成這才派出智勇雙全的高一功,帶5萬精兵在這里駐守。并給了他100門紅衣大炮和足夠的彈藥。
高一功查看了高碑店的地址,他發(fā)現(xiàn)了這里是平原地帶,要想阻擋住林毅的人馬,守住高碑店,必須得筑險城,憑險而守。
知己知彼,方能百戰(zhàn)不殆。高一功當然知道林毅的人馬戰(zhàn)斗力超強,就連滿清韃子也不是對手,野戰(zhàn)是不可戰(zhàn)勝的,因此避免和他們野戰(zhàn),這是他作戰(zhàn)的基調(diào)。
因此他接到闖王李自成的命令之后,帶著5萬人馬,在這里日夜修筑工事。
人多好干活。5萬人馬一齊動手,日夜不停,沒出三天便把這座小縣城修得固若金湯。
首先是把城外的護城河加深加寬。
其次是對城墻包括四座城門加固加厚。
當然這些都不是最大的工程,最大的工程是在四座城門左右兩旁都修建了輔城。
所謂的輔城,就是在城墻處突出一塊城墻,呈方形或者長方形,輔城上住駐有軍兵,一般都在城門的兩側(cè),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城門。
因為古代作戰(zhàn),城墻正下面、特別是城門處都是死角,攻城的軍隊真正攻到這個地方,上面守城的軍兵看不到,他們或撞擊城門或者對城墻進行破壞,正所謂燈下黑。
修建輔城的目的就在于此,當敵人來攻城的時候,輔城上面的弓箭手或者火炮,可以不留死角的對敵人進行打擊。
有些重要的大城市,沿著城墻每隔五十或一百米都修有輔城,在城門的兩側(cè)是必須要有的,以保護城墻和城門。
由于時間特別緊張,這又是一座小城,高一功在高碑店一共修了八座輔城,也就是四門各兩個。
然后對四座城門,他還分別都修了甕城。
甕城在城門處,城門外。
當敵人來勢兇猛,輔城也不起作用的時候,他們可以打開甕城,而退守甕城里面真正的城門,把敵人放進甕城,然后來個甕中捉鱉。
四個城門,他又修了四座甕城。
然后把這100門紅衣大炮全都部在了城墻上。除了炮火,城墻上的守城之物還有堆積如山的弓箭,滾木,石塊等等,這一下高碑店的城防,真正可以用固若金湯來形容了。
他們剛剛準備好,林毅的前鋒部隊,郝?lián)u旗的人馬就到了,這是1萬軍隊,像一把尖刀一樣在前面開道。
這一路上,郝?lián)u旗這支人馬,攻城奪寨,搶下了很多關城。現(xiàn)在他們也沒把高碑店這座小城放在眼里。他們當然也知道,攻下這座小城,北京城就在望了。
因此郝?lián)u旗一聲令下,1萬大軍卷地而來,吶喊聲響徹云霄。
“咚咚咚……”
到了紅衣大炮的射程范圍之內(nèi),城頭上的火炮就轟鳴起來,一發(fā)發(fā)炮彈呼嘯著在攻城的隊伍中炸開了花。
有的一發(fā)炮彈能炸死好幾個官軍,有的連人帶馬,被炸得血肉模糊,尸骨無存。
頓時高碑店城外,硝煙彌漫,地動山搖。
但是這根本擋不住沖鋒的隊伍,前面的倒下,后面的補上來,踏著同胞的鮮血和尸體,繼續(xù)吶喊沖鋒。
紅衣大炮的威力畢竟是有限的,難以組成連續(xù)的火力,更實現(xiàn)不了火力的全覆蓋,用于攻堅或者助威可以,用于防守,他甚至連后世的機關槍都比不上。
因此郝?lián)u旗的隊伍,在炮火的轟鳴之中,冒煙突火,一個沖鋒便到了護城河畔。
但是當他們的人馬渡過護城河之后,扛著云梯開始爬城的時候,遭到了迎頭痛擊。
城上的弓箭滾木石塊,像雨點一般傾瀉下來,城墻上的,連同府城上的,能夠?qū)コ堑能姳涣羲澜堑倪M行打擊。
這樣好,郝?lián)u旗的隊伍,連續(xù)發(fā)動了三次猛攻,都沒有攻上城墻,傷亡之慘重可想而知。
郝?lián)u旗不服氣,脫了個大光膀子,揮舞著大旗桿,要親自身沖鋒陷陣。
郝?lián)u旗還沒有發(fā)起第四次猛攻,林毅主力到了,看到傷亡遍地,死傷無數(shù),林毅看向遠處的高碑店城,命令郝?lián)u旗收兵撤退。
這時身邊的大將賀人龍,主動請纓:“大人,攻城的任務交給屬下吧,如果拿不下來,提頭來見。”
林毅知道,郝?lián)u旗作戰(zhàn)勇敢,他的隊伍,如果拿不下來的城池,絕對算得上堅城了,如果換成賀人龍,也未必就一定能拿得下來,最后就算攻下來了,代價恐怕會更慘重。
林毅搖頭道:“硬攻恐非上策。”
這時郝?lián)u旗過來了,“大人,再有一個沖鋒,就能把城池攻下來了,因何要收兵啊?”
“一個小小的高碑店久攻不下,守城主將是誰呀?”
郝?lián)u旗抹了一把臉上的汗:“回大人,是李自成的小舅子高一功,他躲在里面當縮頭烏龜,如果他敢出城交戰(zhàn),屬下早就把他挑于馬下了。”
李自成點了點頭:“并非是他不敢出來,固守堅城,以逸待勞,這是他的策略,看來姓高的個高手啊。”
郝?lián)u旗的人馬撤退下來之后,搶救傷員,掩埋尸體,簡單處理一下戰(zhàn)場。
然后林毅帶著他的衛(wèi)隊,在祖克勇、郝?lián)u旗、賀人龍等人的陪同之下圍繞這座城轉(zhuǎn)了轉(zhuǎn),然后點了點頭:“這座城修的是夠堅固的,既然他們愿意呆在里面,那就讓他們在里面好了,這次讓他們想出來都難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