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-12-06 17:54:24

30

溫德榮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,心想這老寡婦的心思還真是猜不透。

他干笑兩聲,點頭道:“皇太后說的是,微臣就是走狗。”

“哼。”

姜嫻表情嫌惡的看著溫德榮,“聽說那個四品知府是皇帝親封的?”

“是的皇太后,因為他破了紀家被滅門的案子。后來又發(fā)現(xiàn)了淮南城怪物的線索,聽說還是她親手射殺了那個怪物。”

“紀家?”

姜嫻生硬的眉毛挑了挑,低聲道:“當年那事,紀家是否參與行動?”

溫德榮幾乎沒有想起姜嫻問的是哪件事,觸到姜嫻那警惕的目光時,溫德榮才驚覺。

“啊...那件事.......微臣也不是很清楚。先帝曾密詔了四個人進宮,好像...當時紀炎烈是參與了那件事的......”

姜嫻像是累了一樣,倒在了靠墊上,“自從那件事后藏寶圖就不知所蹤,被先帝密詔的四個人中,必定有一個受了先帝的囑托把那個東西保管起來。紀炎烈在那時忽然被冠上通敵叛國的罪名,先帝疑心深重,怎么可能念在紀炎烈的軍績而赦免紀家的人?這樣想來,只怕藏寶圖是被紀家的人帶走了。”

溫德榮長大嘴巴,“可是紀家的人都死光了,那藏寶圖豈不是也...”

姜嫻冷笑,“她的令牌重現(xiàn)人間,溫大人,哀家還想好好問問你是怎么做事的!那個拿著令牌的奇怪男人,又是誰?”

溫德榮搖頭,解釋道:“微臣當時也是被嚇壞了,不敢相信這件事情...所以...所以就沒來得及去看那個男人。不過微臣瞧見他頭發(fā)銀白,非常特殊。”

姜嫻瞇著眼睛,“頭發(fā)銀白......會是誰呢...”

溫德榮欲言又止,糾結(jié)了好久才猜測道:“娘娘,會不會......是當年被送到中川的那一位?”

姜嫻眸子驀地一涼,恍然大悟,“啊...哀家倒是忘了那個孩子了...”

她摸著自己的護甲,可惜道:“果然古人說得好,斬草要除根。這沒把那棵草連根拔起,它遲早還會再長出來。”

溫德榮垂著頭,不再說話。

離開時,姜嫻等他走遠,才對身旁的太監(jiān)說:“跟著他,看看他會不會去皇帝那里。”

“喏。”

太監(jiān)匆匆出宮,姜嫻被老嬤嬤扶著,進了寢殿歇息。

等到整個寢殿安靜下來,姜嫻卻從床上爬起,緩緩悠悠的走到墻上掛著的山水圖像前。撩開那幅畫,墻壁上有個暗格。

她把那個暗格打開,里面藏了個盒子。

盒子里,裝著一顆眼珠......

鑲嵌在了碩大的琥珀淚之中。

......

近些日子,天氣愈發(fā)的冷了。聽柴夫人在飯桌上算著,還有七天就是冬至了。

柴莞接到消息,聽說裕宗要從長安一路南巡,期間會經(jīng)過淮南。

柴莞有些緊張,雖然對裕宗素未謀面,但是對于提攜自己的君主,她并沒有反感。

以至于更加努力的維持著淮南的安全與農(nóng)業(yè)。

今日巡城,偶然發(fā)現(xiàn)飛燕茶樓大門口都擠滿了人。柴莞好奇,讓官兵自己往前去巡邏,她邁開腳步往飛燕茶樓去了。

百姓們看見她,紛紛讓開一條路。

柴莞說了聲謝謝,也站在門口聽。

原來是那個說書先生,在講當今陛下的緋聞。

“哎各位,今天這事兒我要說了,你們可千萬別聲張。要是傳進了陛下的耳朵里,那我一個小小的說書先生,只怕腦袋不保??!”

說書先生語氣調(diào)侃,并不嚴肅。下面聽書的百姓笑道:“既然如此,你還是別說了,這里這么多人都聽見了。”

說書先生裝作一臉為難,敲著桌子道:“不行啊,我要是不說。那我這養(yǎng)家糊口的飯碗又不保了!”

“哈哈哈...”

百姓們哄堂大笑,喊著先生快點講。

說書的喝了口茶潤嗓,開始敘述起來。

當今皇帝景翼,生母寧氏乃先帝寵妃,曾冠蓋六宮,盛寵無雙。只是后來皇宮發(fā)生巫蠱詛咒一事,寧氏妖女的身份也被起底。

至于具體是怎樣的身份,直到現(xiàn)在也無人知曉。

聽說,當時知道這個事情的宮人和禁衛(wèi)軍以及官員,都死了。

至此,寧氏的身份實在讓人好奇和唏噓。

先帝曾力保寧氏不死,可惜當時文武百官全部跪在金鑾殿請求先帝賜死寧妃。先帝被困在金鑾殿中和百官周旋四天五夜。

然而就在這期間,皇后姜嫻帶人圍堵永樂宮,賜寧氏梳洗之刑。

梳洗之刑是一種極度殘酷的刑罰,行刑者用鐵刷子將受刑者身上的肉一下一下抓梳下來。直至肉盡骨露,令犯人經(jīng)受不住此殘忍痛苦而咽氣。

等先帝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,寧妃的殘軀早已被宮內(nèi)狼狗吞入腹中,干干凈凈。

之后,先帝一意孤行將景翼立為東宮太子。

先帝晚年時期,邊關(guān)幾座城池常年戰(zhàn)亂受到敵國侵擾甚至被迫簽署了和平條約,將邊關(guān)幾座城池讓給敵國。

先帝不堪受辱,一病不起。

太子景翼主動請纓要求搶回屬于本國的城池,而就是景翼帶領(lǐng)的兵隊忽然異軍突起,將敵國如垃圾般清掃出那幾座城池。

景翼也因此一戰(zhàn)成名。

而班師回朝時,受封的還有另外一位。

正是這一位幫助了景翼得以戰(zhàn)勝敵國,那位便是二十年前家喻戶曉的傳奇女將許昭嵐。沒有人知道她的家世,沒有人知道她的來歷。

仿佛憑空出現(xiàn)那么一個人幫助了景翼,因此曾有傳言,景翼是神定的天子,所以神派了許昭嵐來幫助未來的天子。

先帝去世,景翼登基。

登基大典上,景翼親賜許昭嵐鳳凰令。

允她共享山河,見此令者,如見天子。

只是后來發(fā)生的一件事,令人扼腕嘆息。

作為一朝皇后,許昭嵐竟早就私通中川君主合謀顛覆燼國。而那位被立為儲君的小皇子亦是中川瑤山君的親子,個中曲折,耐人尋味。

傳聞在姜太后的常寧宮里,許昭嵐被一杯毒酒賜死。而那位小皇子,理應(yīng)被賜以絞刑,而最后是皇帝景翼將他從常寧宮帶出來,命人護送去了中川。

漸漸的,那位許皇后被人淡忘。那位小皇子更不被人熟悉,二十年過去了,當年的是非早已被人拋在腦后。

如今再被提起,已經(jīng)變成了百姓們茶余飯后的八卦了。

書說完了,百姓們也散場了。

柴莞還站在門口不慌不慢,等到不那么擁擠了,她才轉(zhuǎn)身要走。但是眼角余光,似乎瞥到了一個熟悉的人。

許鹿言。

他從二樓下來,一身長衫,精致的腰帶上系著一串佛花鈴,走起路來。佛花鈴便叮叮當當作響,但是聲音并不大。

好像也看見了她,許鹿言上前,問道:“姑娘也來聽書?”

然后許鹿言才發(fā)現(xiàn)柴莞穿的官服,笑道:“原來是出來巡城啊。”

柴莞點頭,嗯了一聲,“路過這里看見許多百姓圍著便來看看。”

許鹿言指著門檻,說:“那...走嗎?”

“嗯,走吧。”

柴莞和他一起踏出飛燕茶樓,許鹿言問道:“姑娘覺得,剛才的故事精彩嗎?”

“很曲折。”

許鹿言側(cè)頭看她,問:“不知姑娘對這個故事有何見解?”

柴莞愣住,“聽了故事還要說見解?”

她以為聽故事就是聽完,就沒了。因為故事永遠是故事,不可能是真實的。那只是說書人杜撰出來搏眼球的。

不過既然許鹿言問了,她就好好想想對這個故事的看法。

“我的看法是,陛下非??蓱z,太后很惡毒的害死了他母妃又毒死了許皇后。而許皇后是如何與瑤山君相識生下小皇子的也沒有說清楚,這是個,很糟糕的故事。”

許鹿言笑出了聲,贊道:“姑娘的見解還真是非同尋常。”

“許公子還聽過別的姑娘所說的不同見解?那我非常好奇。”

“當然沒有。”

二人走在干凈的街道上,周圍到處都是吆喝聲。柴莞忽然問道:“許公子,為何三番兩次的對我施以援手?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,我和許公子素未謀面,從不認識。”

許鹿言笑笑,“姑娘為何不問問自己是否記憶出了紕漏,也許,我們很久以前就認識呢?”

“是嗎?”

柴莞皮笑肉不笑,“如果我沒記錯,在紀老爺密室的那一晚,是我們的初次見面。”

“不,那是第二次。”

許鹿言糾正道。

柴莞狐疑的看著他,第二次?難道自己在這之前還見過他?可是他如此特別,自己又怎么會記不住在何時何地見過他呢?

在岔路口分別,柴莞回了官府。新來的師爺是從鹿鳴縣升上來的謝師爺,他見到柴莞就撲上來,結(jié)巴道:“大大大大人,接到消息。陛下已經(jīng)到達城外五十里的樹林了,咱們是是是是不是要去迎接啊。”

柴莞坐在書房里,搖頭道:“迎接在城門口就行了,陛下本就是微服私巡,你搞那么大的排場太引人注目了。但奇怪的是......”

“是什么啊大人?”

“從長安到淮南就算快馬加鞭也要六七天,可是陛下只用了八天就到淮南了。聽起來不奇怪嗎?難道他根本不是南巡,而是朝著自己定的那個目的地在趕路?”

第30章:裕宗南巡

30

溫德榮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,心想這老寡婦的心思還真是猜不透。

他干笑兩聲,點頭道:“皇太后說的是,微臣就是走狗。”

“哼。”

姜嫻表情嫌惡的看著溫德榮,“聽說那個四品知府是皇帝親封的?”

“是的皇太后,因為他破了紀家被滅門的案子。后來又發(fā)現(xiàn)了淮南城怪物的線索,聽說還是她親手射殺了那個怪物。”

“紀家?”

姜嫻生硬的眉毛挑了挑,低聲道:“當年那事,紀家是否參與行動?”

溫德榮幾乎沒有想起姜嫻問的是哪件事,觸到姜嫻那警惕的目光時,溫德榮才驚覺。

“啊...那件事.......微臣也不是很清楚。先帝曾密詔了四個人進宮,好像...當時紀炎烈是參與了那件事的......”

姜嫻像是累了一樣,倒在了靠墊上,“自從那件事后藏寶圖就不知所蹤,被先帝密詔的四個人中,必定有一個受了先帝的囑托把那個東西保管起來。紀炎烈在那時忽然被冠上通敵叛國的罪名,先帝疑心深重,怎么可能念在紀炎烈的軍績而赦免紀家的人?這樣想來,只怕藏寶圖是被紀家的人帶走了。”

溫德榮長大嘴巴,“可是紀家的人都死光了,那藏寶圖豈不是也...”

姜嫻冷笑,“她的令牌重現(xiàn)人間,溫大人,哀家還想好好問問你是怎么做事的!那個拿著令牌的奇怪男人,又是誰?”

溫德榮搖頭,解釋道:“微臣當時也是被嚇壞了,不敢相信這件事情...所以...所以就沒來得及去看那個男人。不過微臣瞧見他頭發(fā)銀白,非常特殊。”

姜嫻瞇著眼睛,“頭發(fā)銀白......會是誰呢...”

溫德榮欲言又止,糾結(jié)了好久才猜測道:“娘娘,會不會......是當年被送到中川的那一位?”

姜嫻眸子驀地一涼,恍然大悟,“啊...哀家倒是忘了那個孩子了...”

她摸著自己的護甲,可惜道:“果然古人說得好,斬草要除根。這沒把那棵草連根拔起,它遲早還會再長出來。”

溫德榮垂著頭,不再說話。

離開時,姜嫻等他走遠,才對身旁的太監(jiān)說:“跟著他,看看他會不會去皇帝那里。”

“喏。”

太監(jiān)匆匆出宮,姜嫻被老嬤嬤扶著,進了寢殿歇息。

等到整個寢殿安靜下來,姜嫻卻從床上爬起,緩緩悠悠的走到墻上掛著的山水圖像前。撩開那幅畫,墻壁上有個暗格。

她把那個暗格打開,里面藏了個盒子。

盒子里,裝著一顆眼珠......

鑲嵌在了碩大的琥珀淚之中。

......

近些日子,天氣愈發(fā)的冷了。聽柴夫人在飯桌上算著,還有七天就是冬至了。

柴莞接到消息,聽說裕宗要從長安一路南巡,期間會經(jīng)過淮南。

柴莞有些緊張,雖然對裕宗素未謀面,但是對于提攜自己的君主,她并沒有反感。

以至于更加努力的維持著淮南的安全與農(nóng)業(yè)。

今日巡城,偶然發(fā)現(xiàn)飛燕茶樓大門口都擠滿了人。柴莞好奇,讓官兵自己往前去巡邏,她邁開腳步往飛燕茶樓去了。

百姓們看見她,紛紛讓開一條路。

柴莞說了聲謝謝,也站在門口聽。

原來是那個說書先生,在講當今陛下的緋聞。

“哎各位,今天這事兒我要說了,你們可千萬別聲張。要是傳進了陛下的耳朵里,那我一個小小的說書先生,只怕腦袋不保??!”

說書先生語氣調(diào)侃,并不嚴肅。下面聽書的百姓笑道:“既然如此,你還是別說了,這里這么多人都聽見了。”

說書先生裝作一臉為難,敲著桌子道:“不行啊,我要是不說。那我這養(yǎng)家糊口的飯碗又不保了!”

“哈哈哈...”

百姓們哄堂大笑,喊著先生快點講。

說書的喝了口茶潤嗓,開始敘述起來。

當今皇帝景翼,生母寧氏乃先帝寵妃,曾冠蓋六宮,盛寵無雙。只是后來皇宮發(fā)生巫蠱詛咒一事,寧氏妖女的身份也被起底。

至于具體是怎樣的身份,直到現(xiàn)在也無人知曉。

聽說,當時知道這個事情的宮人和禁衛(wèi)軍以及官員,都死了。

至此,寧氏的身份實在讓人好奇和唏噓。

先帝曾力保寧氏不死,可惜當時文武百官全部跪在金鑾殿請求先帝賜死寧妃。先帝被困在金鑾殿中和百官周旋四天五夜。

然而就在這期間,皇后姜嫻帶人圍堵永樂宮,賜寧氏梳洗之刑。

梳洗之刑是一種極度殘酷的刑罰,行刑者用鐵刷子將受刑者身上的肉一下一下抓梳下來。直至肉盡骨露,令犯人經(jīng)受不住此殘忍痛苦而咽氣。

等先帝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,寧妃的殘軀早已被宮內(nèi)狼狗吞入腹中,干干凈凈。

之后,先帝一意孤行將景翼立為東宮太子。

先帝晚年時期,邊關(guān)幾座城池常年戰(zhàn)亂受到敵國侵擾甚至被迫簽署了和平條約,將邊關(guān)幾座城池讓給敵國。

先帝不堪受辱,一病不起。

太子景翼主動請纓要求搶回屬于本國的城池,而就是景翼帶領(lǐng)的兵隊忽然異軍突起,將敵國如垃圾般清掃出那幾座城池。

景翼也因此一戰(zhàn)成名。

而班師回朝時,受封的還有另外一位。

正是這一位幫助了景翼得以戰(zhàn)勝敵國,那位便是二十年前家喻戶曉的傳奇女將許昭嵐。沒有人知道她的家世,沒有人知道她的來歷。

仿佛憑空出現(xiàn)那么一個人幫助了景翼,因此曾有傳言,景翼是神定的天子,所以神派了許昭嵐來幫助未來的天子。

先帝去世,景翼登基。

登基大典上,景翼親賜許昭嵐鳳凰令。

允她共享山河,見此令者,如見天子。

只是后來發(fā)生的一件事,令人扼腕嘆息。

作為一朝皇后,許昭嵐竟早就私通中川君主合謀顛覆燼國。而那位被立為儲君的小皇子亦是中川瑤山君的親子,個中曲折,耐人尋味。

傳聞在姜太后的常寧宮里,許昭嵐被一杯毒酒賜死。而那位小皇子,理應(yīng)被賜以絞刑,而最后是皇帝景翼將他從常寧宮帶出來,命人護送去了中川。

漸漸的,那位許皇后被人淡忘。那位小皇子更不被人熟悉,二十年過去了,當年的是非早已被人拋在腦后。

如今再被提起,已經(jīng)變成了百姓們茶余飯后的八卦了。

書說完了,百姓們也散場了。

柴莞還站在門口不慌不慢,等到不那么擁擠了,她才轉(zhuǎn)身要走。但是眼角余光,似乎瞥到了一個熟悉的人。

許鹿言。

他從二樓下來,一身長衫,精致的腰帶上系著一串佛花鈴,走起路來。佛花鈴便叮叮當當作響,但是聲音并不大。

好像也看見了她,許鹿言上前,問道:“姑娘也來聽書?”

然后許鹿言才發(fā)現(xiàn)柴莞穿的官服,笑道:“原來是出來巡城啊。”

柴莞點頭,嗯了一聲,“路過這里看見許多百姓圍著便來看看。”

許鹿言指著門檻,說:“那...走嗎?”

“嗯,走吧。”

柴莞和他一起踏出飛燕茶樓,許鹿言問道:“姑娘覺得,剛才的故事精彩嗎?”

“很曲折。”

許鹿言側(cè)頭看她,問:“不知姑娘對這個故事有何見解?”

柴莞愣住,“聽了故事還要說見解?”

她以為聽故事就是聽完,就沒了。因為故事永遠是故事,不可能是真實的。那只是說書人杜撰出來搏眼球的。

不過既然許鹿言問了,她就好好想想對這個故事的看法。

“我的看法是,陛下非??蓱z,太后很惡毒的害死了他母妃又毒死了許皇后。而許皇后是如何與瑤山君相識生下小皇子的也沒有說清楚,這是個,很糟糕的故事。”

許鹿言笑出了聲,贊道:“姑娘的見解還真是非同尋常。”

“許公子還聽過別的姑娘所說的不同見解?那我非常好奇。”

“當然沒有。”

二人走在干凈的街道上,周圍到處都是吆喝聲。柴莞忽然問道:“許公子,為何三番兩次的對我施以援手?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,我和許公子素未謀面,從不認識。”

許鹿言笑笑,“姑娘為何不問問自己是否記憶出了紕漏,也許,我們很久以前就認識呢?”

“是嗎?”

柴莞皮笑肉不笑,“如果我沒記錯,在紀老爺密室的那一晚,是我們的初次見面。”

“不,那是第二次。”

許鹿言糾正道。

柴莞狐疑的看著他,第二次?難道自己在這之前還見過他?可是他如此特別,自己又怎么會記不住在何時何地見過他呢?

在岔路口分別,柴莞回了官府。新來的師爺是從鹿鳴縣升上來的謝師爺,他見到柴莞就撲上來,結(jié)巴道:“大大大大人,接到消息。陛下已經(jīng)到達城外五十里的樹林了,咱們是是是是不是要去迎接啊。”

柴莞坐在書房里,搖頭道:“迎接在城門口就行了,陛下本就是微服私巡,你搞那么大的排場太引人注目了。但奇怪的是......”

“是什么啊大人?”

“從長安到淮南就算快馬加鞭也要六七天,可是陛下只用了八天就到淮南了。聽起來不奇怪嗎?難道他根本不是南巡,而是朝著自己定的那個目的地在趕路?”

點擊獲取下一章

手機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