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09-23 11:11:25

謝秋雨看著我,說道:“你也想跟我們一起去么?我們歡迎啊。”

“翼王府不是已經(jīng)被燒掉了嗎?”我之所以這樣說,是因為我也看過一些太平天國歷史的介紹,史傳在1856年9月發(fā)生的“天京事變”中,翼王石達開連夜逃出天京,留在天京的全家老小都被北王韋昌輝殺害,翼王府也被焚毀,這哪里還有什么翼王府?

“翼王府……可是有三處的。”之前坐在我旁邊的那個眼鏡男,此時忽然走了過來,扶了扶他的厚眼鏡,對我說道。

“三處?”這我還真不清楚。

眼鏡男繼續(xù)說道:“太平天國起義軍剛占領南京的時候,翼王石達開入住的是青溪里巷的熊宅,后來又移至大中橋畔斛斗巷旁的劉宅。到了第二年,翼的時候王從安慶回京述職時,王府已經(jīng)遷至朝天宮以東的上江考棚,也就是現(xiàn)在的小王巷子內(nèi)!你說的被焚毀的,正是最后上江考棚的翼王府。”

這個眼鏡男怎么對太平天國的歷史這么熟悉?我不禁呆呆地望住他。

眼鏡男似乎發(fā)現(xiàn)了我投過去的疑問的目光,笑了笑,托了托眼鏡,說道:“我是歷史系的,剛好對太平天國的歷史比較感興趣。”

原來如此。

“但是這三個地方經(jīng)過這一百多年的變遷,早已經(jīng)面目全非了吧?你們?nèi)ツ抢锔墒裁矗?rdquo;我說出心里的想法。

“既然筆仙寫下‘翼王府’,我相信他一定是想告訴我們什么。而且,他不是最后還留了個‘壁’字嗎?也許是跟墻壁有關系?總之,筆仙這么寫,一定是有原因的。”謝秋雨說道。

其余的那些靈異協(xié)會的人,竟然紛紛點頭表示贊同。

我說道:“可是你也說了,你們所謂的‘筆仙’,剛剛還附體在了他身上,現(xiàn)在你們又按照筆仙的指示去,怎么不知道筆仙是不是設下陷阱,讓大家掉到陷阱里面?”

謝秋雨卻搖了搖頭:“他被附體,是因為自己的心志不堅,才被乘虛而入。這是正常的,每個靈魂見到可以入侵的人體,肯定都會入侵的。這不能怪筆仙。而且筆仙借他的身體,說不定只是想告訴我們什么?倒是被你先一步給趕走了。”

我一下子感到語塞,這難道還是我的錯了?這幫人還真是不能以正常人的眼光看待的??磥硭麄儾蝗ヒ惶耸遣粫T休的。

謝秋雨見我沒有做聲,便笑了笑,卻對飛白說道:“飛白,你要不要也一起去?如果你不去的話,你的筆還要借給我們帶去哦。”

“紫毫筆也要帶去?”我倒吸一口涼氣,道,“難道你們想去到那里再請筆仙?”

謝秋雨笑道:“答對了。既然有三個地方,我們也不知道哪個才是筆仙想我們?nèi)サ?,所以,到了那里之后,再請一次筆仙,讓筆仙告訴我們好了。”

“等一下!如果你要帶走紫毫筆的話,那我也跟你們?nèi)ヒ惶恕?rdquo; 這樣倒好,我也不用猶豫了,如果他們要帶走紫毫筆的話,那我也索性跟過去了。其實我比他們,更加有去的理由,因為十二年前,我就已經(jīng)卷進去了!太平天國、翼王金印,也許是時候直面這些謎團了。如果師父知道的話,他也會想去的吧?

謝秋雨道:“你看,你也很想知道筆仙留下的字有什么秘密是不是?那飛白呢?”

飛白望了望我,點點頭道:“那我也一起去好了。”

我吃了一驚,把飛白拉到了一旁,悄聲道:“飛白,你跟著去干什么?”

飛白卻是抿嘴一笑,道:“你們不是都去了么?”

我急忙壓低聲音說道:“那不一樣!他們這些人可不能以常理來理解的!他們個個都恨不得能夠遇見鬼怪的,說不定就遇上什么危險的。”

飛白沖我笑道:“那么你呢?你也不能以常理來理解么?”

我頓時啞口無言。我是不是也不能以常理來理解了?恐怕確實不能了,因為我早就已經(jīng)經(jīng)歷過不符合常理的事情了。正因為不符合常理,所以我才不愿意飛白一起去冒險。

飛白像是看透我的心思一樣,又說道:“其實他說的那三個地方,都是在市區(qū)里面的,而且十分熱鬧,我們又有這么多人在一起,我猜應該不會有什么危險的。”

青溪里巷、大中橋、小王巷,這幾個地方確實都在市區(qū)里面,飛白的話也有一定道理。如果有危險的話,也不會這么多人在附近安居樂業(yè)這么多年了。但是我隨即又想到了我們石盤村,我們石盤村在那個詭異的地穴之上,不是也平安無事嗎?有些事情,還真不是這么容易下定論。

第二天一早,我們便結伴出行。那些靈異協(xié)會的人,并沒有全來,而是來了七個人,眼鏡男和謝秋雨都在。加上我和飛白,一行恰好九個人。讓我驚奇的是,那個昨晚被嚇得不輕的汪棟才也來了。我一直覺得汪棟才在他們當中好像顯得十分另類,明明很害怕靈異之事,偏偏他卻是靈異協(xié)會的副會長。

眼鏡男倒是讓我刮目相看,他完全成了我們這一行人的向?qū)?。他對南京的城市變遷竟然十分熟悉,看來背后做足了功課。

我們決定根據(jù)翼王在南京遷居的前后順序,一路探訪。這樣一來,我們倒是跟在南京參觀游玩的學生沒什么兩樣。

首先是青溪里巷,也就是現(xiàn)在南京市玄武區(qū)的長江后街。我們在長江后街下了公交之后,直接就懵了。這長江后街早就改建為新的街道了,兩邊都是近幾十年的建筑,想要找到太平天國遺留下來的痕跡,簡直不可能。

我們在街上只是走了一會兒,便決定去下一個地點了。

下一個地方,是大中橋畔斛斗巷的劉宅。眼鏡男堅持說,這個地方是最可疑的,因為他說,史書曾經(jīng)記載:“金陵初陷,入據(jù)大中橋劉氏宅,改建為偽府,棟宇固宏敞即仍其舊,未毀民居。”又記載:“自安慶退,人眾屋小,且曠廢之后,時有鬼狐為祟,乃移于上江考棚,并擴并前任安徽道王宅及邢園而居之。”也就是說,翼王府在這個大中橋的劉宅時,曾遇到“鬼狐為祟”,也許這個“鬼狐”,跟我們遇到的筆仙有聯(lián)系也說不定。

然而當我們?nèi)サ锦废锏臅r候,卻發(fā)現(xiàn)跟長江后街那邊一樣,斛斗巷已經(jīng)完全被改建,劉宅也已經(jīng)無影無蹤了。

其實這是意料中事,畢竟已經(jīng)過了一百多年了,而且南京在抗日戰(zhàn)爭時也遭受過戰(zhàn)亂,能保留下來的遺跡已經(jīng)不多了。

我們最后又來到了小王巷。小王巷就在南京市博物館,也就是朝天宮的東邊不遠。這時候已經(jīng)是午后了,汪棟才對大家說,如果在這里也找不到什么痕跡的話,索性大家去朝天宮那邊參觀一下好了。

眼鏡男說道:“我查過資料,據(jù)說小王巷的16號至18號,就是翼王府以前的舊址了。我們先去看看再說。”

那小王巷比較狹窄,寬不足兩米,巷子內(nèi)的建筑非常緊湊,而且都不高,看上去還有點危房的感覺。這整條巷子的長度也不過三百米,而我們要找的16號至18號,是一排相鄰的兩個小院落,靠近巷子中間位置,加在一起也不過一百多平方米,但是卻擠著大概有十余家的住戶。這兩個小院落都是老房屋,屋頂檐角也已經(jīng)風化,看起來十分破舊。最顯眼的,是兩個小院共有的一面臨街的墻面,凹凸不平,水泥也剝落了下來,有些地方還顯露了原本的青色的石磚。

眼鏡男看見那一點青色的石磚,卻是雙眼一亮,貓著腰在那里仔細看了看,又伸手摸了摸石磚,對我們說道:“這些青色的石磚,看起來有些年代了!這面墻會不會是太平天國留下來的?”

我心中一動,走到他的旁邊,也看了看露出來的石磚,腦海里卻想起了石盤村的廣場。建造那個廣場的青石板,跟這里的青石磚,竟然十分相似!而且村里的老人不是常說,石盤村的廣場曾經(jīng)是太平天國士兵的練兵場嗎?如果這里的青石磚是太平天國留下的話,那村里的廣場也是太平天國所建的?

就在這時,16號那里忽然走出一個六七十歲的老太太來,一眼看見我們一行九個人,對著那面舊墻左看右看,不禁說道:“幾座危房,有什么好看的。”

謝秋雨這時已經(jīng)走到了那個老太太的跟前,對老太太說道:“老太太您好!您是住在這里的嗎?”

老太太瞅了謝秋雨一眼,說道:“我在這里已經(jīng)住了幾十年了!”

謝秋雨喜道:“那您知不知道,這里是不是太平天國翼王府的舊址?”

老太太露出疑惑的神色,問道:“怎么您們也來打探什么翼王府?”

對于老太太的話,我們幾個人都感到很驚奇,除了我們,還有人在打探翼王府的舊址?

只見老太太在院子門外的一張竹凳上坐了下來,說道:“什么翼王府我不知道。我只知道這里抗戰(zhàn)之后,就成了我們安徽人在南京聚居的地方,這里幾戶人家,都是安徽人,所以這里很早以前,叫做‘安徽別館’。后來這里改建了很多次,原來的很多建筑都被拆違了。唯一留下來的,就是你們眼前的這面墻了。”

大家的臉色同時微微一變,我知道,大家心里一定都同時想起了紫毫筆最后留下的那個“壁”字,也許就跟這面墻壁有關系?

第十四章 翼王舊府,安徽別館

謝秋雨看著我,說道:“你也想跟我們一起去么?我們歡迎啊。”

“翼王府不是已經(jīng)被燒掉了嗎?”我之所以這樣說,是因為我也看過一些太平天國歷史的介紹,史傳在1856年9月發(fā)生的“天京事變”中,翼王石達開連夜逃出天京,留在天京的全家老小都被北王韋昌輝殺害,翼王府也被焚毀,這哪里還有什么翼王府?

“翼王府……可是有三處的。”之前坐在我旁邊的那個眼鏡男,此時忽然走了過來,扶了扶他的厚眼鏡,對我說道。

“三處?”這我還真不清楚。

眼鏡男繼續(xù)說道:“太平天國起義軍剛占領南京的時候,翼王石達開入住的是青溪里巷的熊宅,后來又移至大中橋畔斛斗巷旁的劉宅。到了第二年,翼的時候王從安慶回京述職時,王府已經(jīng)遷至朝天宮以東的上江考棚,也就是現(xiàn)在的小王巷子內(nèi)!你說的被焚毀的,正是最后上江考棚的翼王府。”

這個眼鏡男怎么對太平天國的歷史這么熟悉?我不禁呆呆地望住他。

眼鏡男似乎發(fā)現(xiàn)了我投過去的疑問的目光,笑了笑,托了托眼鏡,說道:“我是歷史系的,剛好對太平天國的歷史比較感興趣。”

原來如此。

“但是這三個地方經(jīng)過這一百多年的變遷,早已經(jīng)面目全非了吧?你們?nèi)ツ抢锔墒裁矗?rdquo;我說出心里的想法。

“既然筆仙寫下‘翼王府’,我相信他一定是想告訴我們什么。而且,他不是最后還留了個‘壁’字嗎?也許是跟墻壁有關系?總之,筆仙這么寫,一定是有原因的。”謝秋雨說道。

其余的那些靈異協(xié)會的人,竟然紛紛點頭表示贊同。

我說道:“可是你也說了,你們所謂的‘筆仙’,剛剛還附體在了他身上,現(xiàn)在你們又按照筆仙的指示去,怎么不知道筆仙是不是設下陷阱,讓大家掉到陷阱里面?”

謝秋雨卻搖了搖頭:“他被附體,是因為自己的心志不堅,才被乘虛而入。這是正常的,每個靈魂見到可以入侵的人體,肯定都會入侵的。這不能怪筆仙。而且筆仙借他的身體,說不定只是想告訴我們什么?倒是被你先一步給趕走了。”

我一下子感到語塞,這難道還是我的錯了?這幫人還真是不能以正常人的眼光看待的??磥硭麄儾蝗ヒ惶耸遣粫T休的。

謝秋雨見我沒有做聲,便笑了笑,卻對飛白說道:“飛白,你要不要也一起去?如果你不去的話,你的筆還要借給我們帶去哦。”

“紫毫筆也要帶去?”我倒吸一口涼氣,道,“難道你們想去到那里再請筆仙?”

謝秋雨笑道:“答對了。既然有三個地方,我們也不知道哪個才是筆仙想我們?nèi)サ?,所以,到了那里之后,再請一次筆仙,讓筆仙告訴我們好了。”

“等一下!如果你要帶走紫毫筆的話,那我也跟你們?nèi)ヒ惶恕?rdquo; 這樣倒好,我也不用猶豫了,如果他們要帶走紫毫筆的話,那我也索性跟過去了。其實我比他們,更加有去的理由,因為十二年前,我就已經(jīng)卷進去了!太平天國、翼王金印,也許是時候直面這些謎團了。如果師父知道的話,他也會想去的吧?

謝秋雨道:“你看,你也很想知道筆仙留下的字有什么秘密是不是?那飛白呢?”

飛白望了望我,點點頭道:“那我也一起去好了。”

我吃了一驚,把飛白拉到了一旁,悄聲道:“飛白,你跟著去干什么?”

飛白卻是抿嘴一笑,道:“你們不是都去了么?”

我急忙壓低聲音說道:“那不一樣!他們這些人可不能以常理來理解的!他們個個都恨不得能夠遇見鬼怪的,說不定就遇上什么危險的。”

飛白沖我笑道:“那么你呢?你也不能以常理來理解么?”

我頓時啞口無言。我是不是也不能以常理來理解了?恐怕確實不能了,因為我早就已經(jīng)經(jīng)歷過不符合常理的事情了。正因為不符合常理,所以我才不愿意飛白一起去冒險。

飛白像是看透我的心思一樣,又說道:“其實他說的那三個地方,都是在市區(qū)里面的,而且十分熱鬧,我們又有這么多人在一起,我猜應該不會有什么危險的。”

青溪里巷、大中橋、小王巷,這幾個地方確實都在市區(qū)里面,飛白的話也有一定道理。如果有危險的話,也不會這么多人在附近安居樂業(yè)這么多年了。但是我隨即又想到了我們石盤村,我們石盤村在那個詭異的地穴之上,不是也平安無事嗎?有些事情,還真不是這么容易下定論。

第二天一早,我們便結伴出行。那些靈異協(xié)會的人,并沒有全來,而是來了七個人,眼鏡男和謝秋雨都在。加上我和飛白,一行恰好九個人。讓我驚奇的是,那個昨晚被嚇得不輕的汪棟才也來了。我一直覺得汪棟才在他們當中好像顯得十分另類,明明很害怕靈異之事,偏偏他卻是靈異協(xié)會的副會長。

眼鏡男倒是讓我刮目相看,他完全成了我們這一行人的向?qū)?。他對南京的城市變遷竟然十分熟悉,看來背后做足了功課。

我們決定根據(jù)翼王在南京遷居的前后順序,一路探訪。這樣一來,我們倒是跟在南京參觀游玩的學生沒什么兩樣。

首先是青溪里巷,也就是現(xiàn)在南京市玄武區(qū)的長江后街。我們在長江后街下了公交之后,直接就懵了。這長江后街早就改建為新的街道了,兩邊都是近幾十年的建筑,想要找到太平天國遺留下來的痕跡,簡直不可能。

我們在街上只是走了一會兒,便決定去下一個地點了。

下一個地方,是大中橋畔斛斗巷的劉宅。眼鏡男堅持說,這個地方是最可疑的,因為他說,史書曾經(jīng)記載:“金陵初陷,入據(jù)大中橋劉氏宅,改建為偽府,棟宇固宏敞即仍其舊,未毀民居。”又記載:“自安慶退,人眾屋小,且曠廢之后,時有鬼狐為祟,乃移于上江考棚,并擴并前任安徽道王宅及邢園而居之。”也就是說,翼王府在這個大中橋的劉宅時,曾遇到“鬼狐為祟”,也許這個“鬼狐”,跟我們遇到的筆仙有聯(lián)系也說不定。

然而當我們?nèi)サ锦废锏臅r候,卻發(fā)現(xiàn)跟長江后街那邊一樣,斛斗巷已經(jīng)完全被改建,劉宅也已經(jīng)無影無蹤了。

其實這是意料中事,畢竟已經(jīng)過了一百多年了,而且南京在抗日戰(zhàn)爭時也遭受過戰(zhàn)亂,能保留下來的遺跡已經(jīng)不多了。

我們最后又來到了小王巷。小王巷就在南京市博物館,也就是朝天宮的東邊不遠。這時候已經(jīng)是午后了,汪棟才對大家說,如果在這里也找不到什么痕跡的話,索性大家去朝天宮那邊參觀一下好了。

眼鏡男說道:“我查過資料,據(jù)說小王巷的16號至18號,就是翼王府以前的舊址了。我們先去看看再說。”

那小王巷比較狹窄,寬不足兩米,巷子內(nèi)的建筑非常緊湊,而且都不高,看上去還有點危房的感覺。這整條巷子的長度也不過三百米,而我們要找的16號至18號,是一排相鄰的兩個小院落,靠近巷子中間位置,加在一起也不過一百多平方米,但是卻擠著大概有十余家的住戶。這兩個小院落都是老房屋,屋頂檐角也已經(jīng)風化,看起來十分破舊。最顯眼的,是兩個小院共有的一面臨街的墻面,凹凸不平,水泥也剝落了下來,有些地方還顯露了原本的青色的石磚。

眼鏡男看見那一點青色的石磚,卻是雙眼一亮,貓著腰在那里仔細看了看,又伸手摸了摸石磚,對我們說道:“這些青色的石磚,看起來有些年代了!這面墻會不會是太平天國留下來的?”

我心中一動,走到他的旁邊,也看了看露出來的石磚,腦海里卻想起了石盤村的廣場。建造那個廣場的青石板,跟這里的青石磚,竟然十分相似!而且村里的老人不是常說,石盤村的廣場曾經(jīng)是太平天國士兵的練兵場嗎?如果這里的青石磚是太平天國留下的話,那村里的廣場也是太平天國所建的?

就在這時,16號那里忽然走出一個六七十歲的老太太來,一眼看見我們一行九個人,對著那面舊墻左看右看,不禁說道:“幾座危房,有什么好看的。”

謝秋雨這時已經(jīng)走到了那個老太太的跟前,對老太太說道:“老太太您好!您是住在這里的嗎?”

老太太瞅了謝秋雨一眼,說道:“我在這里已經(jīng)住了幾十年了!”

謝秋雨喜道:“那您知不知道,這里是不是太平天國翼王府的舊址?”

老太太露出疑惑的神色,問道:“怎么您們也來打探什么翼王府?”

對于老太太的話,我們幾個人都感到很驚奇,除了我們,還有人在打探翼王府的舊址?

只見老太太在院子門外的一張竹凳上坐了下來,說道:“什么翼王府我不知道。我只知道這里抗戰(zhàn)之后,就成了我們安徽人在南京聚居的地方,這里幾戶人家,都是安徽人,所以這里很早以前,叫做‘安徽別館’。后來這里改建了很多次,原來的很多建筑都被拆違了。唯一留下來的,就是你們眼前的這面墻了。”

大家的臉色同時微微一變,我知道,大家心里一定都同時想起了紫毫筆最后留下的那個“壁”字,也許就跟這面墻壁有關系?

點擊獲取下一章

手機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