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說另辟蹊徑,在文壇上百花齊放,各種先進思想也被其他國家學(xué)習(xí)借鑒,勉勉強強站穩(wěn)腳跟,算是有了立國之本。
但李孝承卻很清楚,這些軟實力固然重要,以后可以搞文化入侵,教化他人。
但這一切,都是在有實力的前提之下。
你只有把別人打服了,才能讓別人接受你的文化,再慢慢的進行同化,變成一家人。
這倒是讓李孝承想到了后世的某個國家,他們的文化輸出為什么那么厲害,還不是人家有武力做背書。
哪里有事兒,他們都想插上一腳,別人還不敢阻止。
所以,之前文軒閣曹大人想讓他過去,原主有那個心,卻有小人從中作梗,而李孝承是真的不想進去了。
筆桿子固然有用,但卻救不了大黎。
這倒不是李孝承杞人憂天,非得把國家大事扛到自己的肩上。
他的身份是皇子,而且已經(jīng)成為大皇子的打壓目標。
他想要活,就只有一條路走。
那便是得到父皇的認可。
不然,哪天他真被某個小太監(jiān)下黑手,估計父皇也只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。
虎父,永遠都不會喜歡犬子!
李孝承要證明自己的價值,那就要做事,而且是要做大事。
茍著發(fā)育,或許適合別人,但并不適合現(xiàn)在的李孝承。
“老爺子,我知道你的苦衷了,手都斷了還怎么當兵啊,去給人當活靶子嗎?而且,這樣的兵派去前線,只會成為敵國的笑料,難道我大黎王朝真的沒人了嗎?老弱病殘都要派到戰(zhàn)場上?”
李孝承開口說道。
他很清楚,老爺子鐵定是被有關(guān)系的人推出去當靶子了。
這個名額可能是分給別人的,但是人家有錢有勢找了關(guān)系。
李孝承也不想過深追究,因為這種事情實在太過常見了。
他跟老爺子有緣,舉手之勞幫一把就行了。
于是,李孝承再次返回了京兆府,并將老爺子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。
京兆府尹立刻下發(fā)文書,把事情給解決了。
畢竟,對于普通百姓來說,天大的事情,對于當官的,也就是動動嘴而已。
哪怕他三皇子在京兆府尹心中并沒多少地位,但該給的面子還是要給的。
李孝承也知道這一點,所以也并沒有要求太多。
再次出了府衙,李孝承依舊孤身一人,連個送的人都沒有。
可見,他如今在上層官員心中的地位低到了何種程度。
李孝承也不惱,尊嚴和地位,都是靠自己爭取的。
原主唯唯諾諾,不受別人待見,跟他有什么關(guān)系?
“老爺子,事情已經(jīng)解決了,過兩天文書就會到你們村子,帶著兒子女兒好好過日子吧。”
“同時,對您兒子的以身殉國,深表遺憾,也請您老人家節(jié)哀。”
“如今,國家戰(zhàn)亂不斷,邊境各國狼子野心,連連挑釁我大黎王朝。”
“作為王朝子民,為國家分憂,守住國家的底線和尊嚴是份內(nèi)的事情,莫說是您的兒子,就算是我這皇子,也不例外!”
“一寸山河一寸血,只要我們團結(jié)一致,上下一心,服從國家安排和父皇的正確領(lǐng)導(dǎo),總有一天,會讓四周肖小臣服于大黎王朝腳下,到那時候,好日子就來了!”
李孝承很是認真的說道。
原本還想拍一拍老爺子的肩膀,但最后還是忍住了。
雖說他身份高貴,但年齡實在太小了,滿打滿算也才十六歲,而老人家都快六十了。
老爺子聽到這話,兩行熱淚流淌而出,大兒子的死確實讓他很難受。
之前心里也怪過,為什么自己的兒子死了,那些家里有錢有勢的兵就都回來了呢?
但是現(xiàn)在,老爺子不那么想了,連三皇子都要去前線浴血奮戰(zhàn),他一個普通老農(nóng)家的兒子還有啥不服的呀。
“果然是皇子殿下呀,說出來的話就和我們這些老農(nóng)民不一樣,唉,大道理我這老頭也不懂,不過,我知道三皇子是好人,這顆老山參,三皇子您拿著。”
老者很是堅定的說道。
聞言,李孝承連連搖晃手掌。
老山參固然價值極高,而且還有補氣的功效,對于現(xiàn)在他這副身子,絕對百利而無一害,但李孝承有他的底線。
別人的東西,他怎么能拿呢?
而且,相比于自己,老爺子明顯更加需要這顆老山參。
“皇子殿下,老朽這次進上京,就是想把這老山參賣了換錢,然后疏通關(guān)系,把二兒子保下來。”
“既然二兒子的事情已經(jīng)解決了,這老山參,老朽要再拿回去,就實在太不會做人了,心里也會過意不去,皇子殿下您就收了吧。”
老者的話非常樸實,甚至都沒有完全表達出他內(nèi)心的想法。
但李孝承卻能夠理解。
老爺子半點兒都沒想和他攀關(guān)系的意思,就是非常樸實的覺得,李孝承把事情給他辦了,他付給李孝承報酬,理所應(yīng)當。
“老爺子,既然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,我如果實在不收,就有點兒不識抬舉了。”
“不過,這錢你還是要拿著的,按照市場價格,我給你二十兩銀子。”
李孝承說道。
以前,他勒緊褲腰帶過日子,被這個欺負,被那個欺負。
但現(xiàn)在可不一樣了,從劉德柱那里搜刮過來不少的銀錢。
雖然之前買東西花了不少,但還剩下近百兩。
買這顆老山參是足夠了。
“不行,這個錢,老朽絕不能收!”
老爺子眼神堅定,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一樣。
不會說任何漂亮話,但是態(tài)度李孝承卻看見了。
他若真的給錢,那就是讓老爺子難做。
無奈之下,只好把銀子收了起來。
左思右想之下,李孝承只能找來紙筆,寫了一首詩,遞給了老爺子。
這首詩或許現(xiàn)在不值錢,但等李孝承站穩(wěn)腳跟,甚至有一天把皇子的身份變成太子,那價值可就大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