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其實這首歌是我無意間從一篇文章里得到的靈感,所以不能算是我自己寫的。”
劉玉柱笑著說道,并沒解釋太多。
蘇剛看向劉玉柱的目光更加欣賞。
這個年輕人不僅心思縝密,辦事沉穩(wěn),而且為人謙遜,居然還有這樣的創(chuàng)造力。
“寫的不錯,如果你把這首歌發(fā)出去,說不定還能大火呢。”
蘇剛笑呵呵的說道,但劉玉柱現(xiàn)在最在意的,還是他對于節(jié)能燈泡的態(tài)度。
“叔叔過譽了,不知道叔叔現(xiàn)在覺得,這市場反響,可否達到您的預(yù)期?”
劉玉柱將話題轉(zhuǎn)移到正事上,蘇剛的表情也變得認真起來。
他點了點頭,說道:“其實這燈泡是個很不錯的商品,而且大家挺歡迎的,但是之前說的一塊五一個,利潤僅僅只有五毛,會不會有點低了呢?”
雖然他很欣賞劉玉柱,可欣賞歸欣賞,生意歸生意,商品利潤這方面,他肯定還是要爭取的。
劉玉柱露出一副為難的表情:“叔叔,這我也沒辦法不是,這個價格都是廠里定的,連我都沒資格改動。”
蘇剛將信將疑的看了一眼劉玉柱,照理來說,這個年紀的年輕人應(yīng)該是不會撒謊才對,但不知為何,劉玉柱總給他一種奇特的感覺,從言行舉止任何一個角度來說,劉玉柱都顯得比同齡人要更加沉穩(wěn)。
他在盯著劉玉柱看了好一會兒之后,也沒能看出端倪,這才只好點點頭道:“那你能否幫我和你們工廠聯(lián)系一下,幫我轉(zhuǎn)達一下我的意愿?”
劉玉柱故作為難的點了點頭,道:“行,我也豁出去了,晚上我就聯(lián)系聯(lián)系廠商,明天給你回復(fù)。”
其實這個利潤空間就是劉玉柱一句話的事情,但必須得做夠場面活。
蘇剛好歹是自己第一個合作的伙伴,讓出一些利潤給他也沒關(guān)系。不過他表面上還是做出一副很為難的表情,表示自己盡力爭取。
兩人這才約好,明天中午在蘇剛的辦公室里見面。
等蘇剛離開之后,劉玉柱拿著手中的燈泡,在大街上溜達了起來。
現(xiàn)在是晚上八點半,天色已經(jīng)漸漸擦黑,不過街道上依舊還有許多人在逛街。
剛才在磁帶攤位上的經(jīng)驗啟發(fā)了劉玉柱,他回想起下午和蘇清月吃飯的時候,那家面館里的燈泡就是老款的鎢絲燈泡,心中一動,再次來到了飯店里。
誰知剛一進門,面館老板就主動打起了招呼。
“喲,這不是剛才在廣場上唱歌的那個小伙子嗎?”
“要吃什么面,你盡管說就是。”
劉玉柱哈哈一笑,擺了擺手:“老板,我不吃面,我想跟你商量個事情。”
“商量事情?”
“沒錯,我看你店里的燈泡還是老款的鎢絲燈泡,我送你一個節(jié)能燈怎么樣?不過前提是如果有人問起這燈泡了,你就告訴他,在百貨商場里就能買到這燈泡,這燈泡只要兩元一個,一個能用半年。”
剛才老板也在廣場上湊熱鬧,自然見到了劉玉柱給那些觀眾推銷燈泡的場面,聽到劉玉柱這么說,他也來了興致。
“這燈泡當(dāng)真就送我了?”
一個燈泡兩塊錢,那可是二十碗面的利潤,能有這樣的好事,他當(dāng)然不會拒絕。
“沒問題,剛才你在廣場上說的那些話,我全都聽到了。你放心,如果別人問起來了,我就給他們介紹介紹你這燈泡。”
老板顯得十分熱情。
節(jié)能燈的燈光更加亮堂,晚上的時候打開,肯定能讓人心情更好,就能吸引更多客人,這對他來說本就是好事一樁。
“那就多謝了。”
兩人寒暄幾句,劉玉柱又幫著老板把燈泡換上,原本看著黑漆漆的面館,一下子明亮了許多。
在面館旁邊,是一家賣肉的鋪子,剛才劉玉柱來的時候,他正在門口串門,見到這門口的燈光之后,立馬被吸引了過來。
“嘿,你這店里的燈泡是從哪里買的,怎么這么亮?”
如果說面館里換上這燈泡,只是看起來更明亮,讓人心情更好,那對豬肉鋪來說,這燈泡的作用就更大了。
肉這種東西本來就是吃個新鮮,哪怕稍微放的時間長一點,味道就會差一大截。
一到了晚上,在鎢絲燈泡昏暗的燈光下,這些肉的顏色就顯得更差了。
如果換成節(jié)能燈,燈光下的肉·看起來肯定更新鮮。
“喏,你問這個小伙子,這燈泡就是他送給我的。”
面館老板果然沒有食言,給肉鋪老板吹噓了一番這燈泡的好處。
這時候劉玉柱換了燈泡,又到里屋洗了個手才出來,就看到肉鋪老板興沖沖的撲了過來。
這肉鋪老板長得肥頭大耳,臉上一臉的絡(luò)腮胡子,看著就兇神惡煞的,把劉玉柱嚇了一跳,心說自己該不會遇到劫匪了吧?
現(xiàn)在還是八十年代,社會風(fēng)氣遠比后世要樸實的多,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這樣,特別是一些不講道理的人,在這個法律體系還不完全的時代,格外的無法無天。
就在劉玉柱嚇得往后退的時候,那肉鋪老板已經(jīng)沖到了劉玉柱跟前,似乎并沒有察覺他的表情變化,而是有些期待的問道:“小兄弟,那個什么節(jié)能燈泡,你能不能也送我一個?”
聽到這里,劉玉柱愣了一下,隨即恍然大悟,看來是自己誤會了。
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,也拿出一個燈泡遞給肉鋪老板,笑著說道:“沒問題叔,這燈泡我就送你了,回頭有人問起來,你讓他去百貨商場買就行!”
雖然時代已經(jīng)開始變化,但還是有很多人保留著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的生活習(xí)慣,所以街道上的人并不多,開門的店鋪自然也不多了。
很多店里的老板無所事事,都坐在門口扯著閑白,他們注意到這幾家店鋪新?lián)Q上的燈泡之后,也都好奇的湊了過來,想一探究竟。
一時間,劉玉柱竟然成了個小紅人,被幾個店鋪的老板團團包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