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殿下,朝中奸臣眾多,若是陛下依舊遭受蒙蔽,那又該如何呢?”
顏清塵拋出了第二個問題。
前一個問題試探蕭珣的勇氣,第二個問題,是試探蕭珣的智慧。
蕭珣不答,反而問道:“當(dāng)眾斬殺宣旨太監(jiān),這件事情是不是已經(jīng)鬧大了?”
顏清塵點(diǎn)點(diǎn)頭,“沒錯,今日大朝會的官員,全都知道了。”
“鬧得越大,那就越好??!”
蕭珣微微一笑道:“如果本宮乖乖接旨,忍受奸臣的擺布,那不會有任何反抗的機(jī)會。但是,現(xiàn)在鬧得越大,以父皇的英明,必然會給本宮自證清白的機(jī)會!”
穿越三天。
蕭珣早已把梁皇天順帝的心理給摸得一清二楚。
無論是宣旨太監(jiān)被殺,還是太子遭受冤枉,都是在打皇帝的臉!
不過,蕭珣已經(jīng)有了充足的把握,可以扭轉(zhuǎn)當(dāng)前對自己不利的局面。
監(jiān)察御史顏清塵更加意外。
他原來以為,蕭珣的這一番作為,是抱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心態(tài)。
萬萬沒有想到,太子竟然已經(jīng)精準(zhǔn)拿捏了梁皇天順帝的心態(tài),提前處于不敗之地。
“殿下英明,臣自愧不如!”
顏清塵拱手行禮。
顏清塵心中的兩個問題,都已經(jīng)有了完美解答,剩下的最后一個關(guān)鍵問題。
如何讓梁皇蕭績,從和談變成主戰(zhàn)?
而且,如果投降派強(qiáng)勢,那蕭珣終究難逃厄運(yùn)。
正當(dāng)顏清塵想要問這個的時候,東宮門外忽然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,大梁王朝的首領(lǐng)太監(jiān)高力士出現(xiàn)在了東宮門口。
“奉陛下口諭,宣蕭珣立刻覲見!”
蕭珣整理了一下衣冠,笑著對顏清塵和陳謙說道:“終于等來了,看本宮如何說服父皇!”
……
大梁皇宮,奉天殿。
金碧輝煌的宮殿內(nèi),雕梁畫棟充斥其間,漢白玉鋪設(shè)的臺階,從午門一直延伸到了奉天殿前。
大梁王朝的文武百官,此時已經(jīng)在奉天殿分列兩旁。
作為大梁王朝的君主,蕭績瞇著眼睛,坐在龍椅之上,俯瞰著宮殿內(nèi)的眾人。
此時。
所有的目光,全都集中到了一個人身上。
這個人就是太子蕭珣。
“兒臣拜見父皇!”
蕭珣進(jìn)入奉天殿,躬身行禮。
大梁王朝上承秦漢,有一套君子之禮,在朝堂上不會動不動就下跪磕頭。
蕭珣話音剛落,一個陰鷙的聲音就在旁邊響起。
“蕭績,你好大的膽子,敢斬殺宣旨太監(jiān),目無君父,該當(dāng)何罪???”
說話的人,乃是大梁皇長子蕭琦,封為齊王。
雖然是宮女所生的庶出,并沒有什么母族優(yōu)勢,但他以長子的身份,一直覬覦太子之位。
齊王蕭琦性情急躁,色厲內(nèi)荏。
自然是第一個跳出來興師問罪。
緊接著,旁邊的皇四子,雍王蕭璟假惺惺道:“父皇,太子此舉雖然大逆不道,但畢竟是兒臣的兄長,懇請父皇法外開恩,饒他死罪。”
“奪去儲君名位即可!”
雍王蕭璟一向陰沉狡黠,最愛做這種道貌岸然的偽君子行徑。
其他的幾個皇子,也紛紛跟著落井下石,全都想把蕭珣從太子之位上拉下來。
他們都自覺有各自優(yōu)勢,只要蕭珣這個廢物騰出太子的位置來,便可以爭取梁帝心意。
對于這些小丑一樣的皇室兄弟,蕭珣露出了不屑的神情。
“本宮乃是太子,國之儲君!”
“除了父皇可以給我定罪,誰有這個資格?”
“更何況,太監(jiān)魚貫先是假傳圣旨,后又想要加害本宮,如此以下犯上的奴婢,殺他又如何?”
蕭珣的話聲音洪亮,氣勢十足,立刻就把齊王、雍王等人給驚到了。
朝堂上的百官,同樣驚詫不已。
昔日的太子,在大朝會上除了怯懦的縮手縮腳,何曾有過如此的霸氣?
許多人原本以為,太子是匹夫一怒,偶然爆發(fā),才殺了宣旨太監(jiān)。
如今看來,事情絕非如此!
太子蕭珣明顯是蟄伏隱忍多年之后的爆發(fā)。
“父皇,他強(qiáng)詞奪理,還請父皇嚴(yán)懲!”齊王蕭琦大聲說道。
“父皇,太子為了脫罪,誣陷忠良,不可姑息。”雍王蕭璟跟著說道。
“欺君罔上,請陛下嚴(yán)懲太子!”
“削奪儲位,都不足以贖罪!”
一群皇子和黨羽大臣紛紛吵嚷起來。
直到這個時候,穩(wěn)坐龍椅的大梁天順帝方才幽幽開口:“蕭珣!”
“兒臣在!”
“你殺了魚貫,證據(jù)確鑿,還有什么好狡辯的?”
天順帝蕭績陰沉著臉說道。
蕭珣眼中的父皇,根本沒有一點(diǎn)父親的影子,對自己僅僅是君王的權(quán)威壓迫。
好在。
蕭珣早就看明白了,天順帝不廢自己太子之位的原因。
其實(shí),天順帝早已有了換人的打算。
只不過,天順帝屬意的人選,既不是最年長的齊王蕭琦,也不是最心機(jī)的雍王蕭璟,更不是其他幾個皇子,而是年僅六歲的幼子蕭璉。
這就是他為何一直不廢蕭珣太子之位的原因,就是想要讓蕭珣當(dāng)太子扛雷,承受其他皇子的攻擊算計。
等到幾年之后,小皇子蕭璉長大成人,再來個一步到位,徹底斷了其他皇子爭奪的念想。
可笑!
滿朝文武和諸多皇子,只要蕭珣看出了這一切。
“父皇,兒臣?xì)Ⅳ~貫,是他假傳圣旨,當(dāng)殺!”蕭珣義正辭嚴(yán)的說道。
“魚貫就是朕派去的,怎么就成了假傳圣旨?”天順帝不悅道。
天順帝親口說出這話,幾乎宣判了蕭珣的死刑!
齊王、雍王等人,都是幸災(zāi)樂禍的看著蕭珣,看他能翻出什么浪花來?
“父皇,魚貫來到東宮,宣稱大梁與北胡即將和談,不僅要割讓隴西三城,還要賠償三十萬金銀絹帛,更要送太子妃楊玉環(huán)給北胡蠻夷!”
“一眼假的的消息,兒臣自然瞬間看破。”
“我大梁太祖高皇帝,當(dāng)年在隴西滅拓跋鮮卑,恢復(fù)漢人江山,若是割讓隴西龍興之地,是不忠不孝!”
“割祖宗土地和百姓給北胡蠻夷,是不仁不義!”
“北胡蠻夷此番南下侵略,是因為草原干旱災(zāi)荒,必然無法久戰(zhàn),卻要送糧草金錢給豺狼,是不明不智!”
蕭珣話語激昂,整個大殿上的百官聽得感慨不已,哪怕是主和派,同樣是羞愧無比的低下頭顱。
幾個主戰(zhàn)派,更是激動的臉色通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