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10-19 19:13:12

感受了一波社區(qū)民警的日常操作。

正如那句我們是受過專業(yè)訓練的,空姐這個職業(yè),除了服務技巧,那些基礎醫(yī)療知識,糾紛處理知識,總之什么技能都得會點。發(fā)生問題隨時切換角色,隨手捏來。

只見簾子被硬生生拉開,絲毫沒有落實輕柔的舉止要求,乘務員急匆匆的走進服務間,一臉嚴肅的跟我說:姐,旅客手機丟人,還指認了一個嫌疑人。

一頭霧水的我不急不躁的說著:哪個旅客?在哪遺失的?手機什么款式什么顏色?指認嫌疑人有證據(jù)嗎?

乘務員顯然被我的判案邏輯所折服,慢吞吞的說了句:能再重復一遍嗎?我記下來~

看乘務員這架勢,便知曉得自己親自出馬,淡定的播了一個遺失手機的廣播后,準備切換角色至民警,前去一探究竟。

還沒等出服務間,又一個乘務員急匆匆的走進服務間,說:姐,你快去看看,丟手機的那個旅客罵罵咧咧的,說手機被人偷了,在客艙里大喊大叫。

說實在的,以前只聽過有旅客把鉆戒遺落在洗手間,然后尋找未果的,如今沒想到也讓我碰到個實地破案現(xiàn)場。

邁著沉穩(wěn)的步伐來到了這位旅客身邊,一位中年婦女的模樣映入眼簾,還沒等我開口,這婦人就對我大放口水,說著,手機在飛機上丟的,你們得負責、手機就是被那個旅客拿走了,我從洗手間出來后,就是那個戴帽子的人進去的!他肯定看到我手機了!肯定是他拿的!

只聽我大喊一句,您先冷靜!才讓這婦人安靜下來,詳細詢問了這位婦人丟手機的事情經(jīng)過。比如:你最后一次看到手機是什么時候?你說是那個人在你后面進的洗手間,你確定嗎?

顯然,這婦人被我問的滿臉問號,記不清楚到底去洗手間時有沒有帶手機,連帶帽子的男人,她都不能確定是否進去過洗手間,只記得用余光看到那個戴帽子的男士在她就坐后,也起身過一次,但具體是前往洗手間還是原地站立該婦人也記不清楚。

基本對案情有了初步了解,核實過該婦人使用完洗手間后,乘務員在后服務間監(jiān)控客艙,沒有旅客前往洗手間,何來偷盜一說呢?

順著線索,繼續(xù)詢問該婦人,是否放在衣服口袋里?前排座椅口袋里有沒有手機?婦人一口咬定帶了手機去洗手間,就是遺落在洗手間內(nèi)。

只見我的耐心和笑容漸漸凝固,對著手舞足蹈的婦人說了句:來來來,你出來,我來給你翻!

婦人一邊吆喝一邊不耐煩的從座椅上站起來,只見我坐在了該婦人的座椅上,尋尋覓覓。像破案民警一樣,嗅著這蛛絲馬跡中的氣息。

在周圍吃瓜群眾好奇的眼神圍觀下,我從座椅夾縫中掏出了一部手機,正是該婦人一口咬定遺失在洗手間的內(nèi)部手機。

婦人羞愧的低下頭,嘟囔著:我記得我?guī)謾C去的洗手間,我記得我放在了洗手池臺子上。

只見我腰板筆直的說了句:我們是受過專業(yè)訓練的,請相信我們。

婦人滿心歡喜的對我致謝,下飛機時還不忘給我寫了一封表揚信。

到此,懸疑大案拉下帷幕。

旅客全部下機完畢,正當我沉浸在破案的蛛絲馬跡分析中,以及自己精湛的推理技術中之時,只聽乘務員走近我身邊,說了一句:姐,那個旅客把保溫杯遺落在座椅口袋內(nèi)了。

一聽座位號,什么!又是這婦人!

合著丟三落四是習慣而不是偶然~

第五十四章 尋尋覓覓

感受了一波社區(qū)民警的日常操作。

正如那句我們是受過專業(yè)訓練的,空姐這個職業(yè),除了服務技巧,那些基礎醫(yī)療知識,糾紛處理知識,總之什么技能都得會點。發(fā)生問題隨時切換角色,隨手捏來。

只見簾子被硬生生拉開,絲毫沒有落實輕柔的舉止要求,乘務員急匆匆的走進服務間,一臉嚴肅的跟我說:姐,旅客手機丟人,還指認了一個嫌疑人。

一頭霧水的我不急不躁的說著:哪個旅客?在哪遺失的?手機什么款式什么顏色?指認嫌疑人有證據(jù)嗎?

乘務員顯然被我的判案邏輯所折服,慢吞吞的說了句:能再重復一遍嗎?我記下來~

看乘務員這架勢,便知曉得自己親自出馬,淡定的播了一個遺失手機的廣播后,準備切換角色至民警,前去一探究竟。

還沒等出服務間,又一個乘務員急匆匆的走進服務間,說:姐,你快去看看,丟手機的那個旅客罵罵咧咧的,說手機被人偷了,在客艙里大喊大叫。

說實在的,以前只聽過有旅客把鉆戒遺落在洗手間,然后尋找未果的,如今沒想到也讓我碰到個實地破案現(xiàn)場。

邁著沉穩(wěn)的步伐來到了這位旅客身邊,一位中年婦女的模樣映入眼簾,還沒等我開口,這婦人就對我大放口水,說著,手機在飛機上丟的,你們得負責、手機就是被那個旅客拿走了,我從洗手間出來后,就是那個戴帽子的人進去的!他肯定看到我手機了!肯定是他拿的!

只聽我大喊一句,您先冷靜!才讓這婦人安靜下來,詳細詢問了這位婦人丟手機的事情經(jīng)過。比如:你最后一次看到手機是什么時候?你說是那個人在你后面進的洗手間,你確定嗎?

顯然,這婦人被我問的滿臉問號,記不清楚到底去洗手間時有沒有帶手機,連帶帽子的男人,她都不能確定是否進去過洗手間,只記得用余光看到那個戴帽子的男士在她就坐后,也起身過一次,但具體是前往洗手間還是原地站立該婦人也記不清楚。

基本對案情有了初步了解,核實過該婦人使用完洗手間后,乘務員在后服務間監(jiān)控客艙,沒有旅客前往洗手間,何來偷盜一說呢?

順著線索,繼續(xù)詢問該婦人,是否放在衣服口袋里?前排座椅口袋里有沒有手機?婦人一口咬定帶了手機去洗手間,就是遺落在洗手間內(nèi)。

只見我的耐心和笑容漸漸凝固,對著手舞足蹈的婦人說了句:來來來,你出來,我來給你翻!

婦人一邊吆喝一邊不耐煩的從座椅上站起來,只見我坐在了該婦人的座椅上,尋尋覓覓。像破案民警一樣,嗅著這蛛絲馬跡中的氣息。

在周圍吃瓜群眾好奇的眼神圍觀下,我從座椅夾縫中掏出了一部手機,正是該婦人一口咬定遺失在洗手間的內(nèi)部手機。

婦人羞愧的低下頭,嘟囔著:我記得我?guī)謾C去的洗手間,我記得我放在了洗手池臺子上。

只見我腰板筆直的說了句:我們是受過專業(yè)訓練的,請相信我們。

婦人滿心歡喜的對我致謝,下飛機時還不忘給我寫了一封表揚信。

到此,懸疑大案拉下帷幕。

旅客全部下機完畢,正當我沉浸在破案的蛛絲馬跡分析中,以及自己精湛的推理技術中之時,只聽乘務員走近我身邊,說了一句:姐,那個旅客把保溫杯遺落在座椅口袋內(nèi)了。

一聽座位號,什么!又是這婦人!

合著丟三落四是習慣而不是偶然~

點擊獲取下一章

手機版